拒绝娱乐的奥斯卡
杨婷婷
10:51
2010-03-12
订阅

经济观察网 杨婷婷/文 《拆弹部队》在奥斯卡风光领完奖后,小报记者们马上起了一个标题“卡梅隆被前妻战胜”。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卡梅隆还是最大的赢家。这个电影皇帝刚刚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阿凡达》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金,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再次给了卡梅隆双重肯定,谁敢说不是呢?金球奖可是奥斯卡风向标啊。

这对夫妻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拆弹部队》已经显示出了强者的姿态,这部仅仅有1200万美元投资的影片一经提名进入主流视野便呼声甚高。尽管失利于金球奖,但对远方的奥斯卡,《拆弹部队》依旧雄心勃勃。英国电影学院奖对《拆弹部队》的承认不过是一次热身。

两个权威奖项对这两部电影的不同取向,让人越来越期待最后的博杀。好像不是两个电影间,而像《史密斯夫妇》一样,姿意拼杀。人们想知道,《拆弹部队》真的能在奥斯卡上给卡梅隆造成麻烦吗?

奥斯卡就像好莱坞电影工厂出品的众多电影一样,人们期待看到以弱胜强的戏码,它果真就演给你看。

《阿凡达》的弱点就在于,它能代表的只有“技术”和“巨资”了,即使它被中国媒体戏谑地解读为“外星钉子户”的故事,但内核仍是对美国价值观的一种宣扬:平等和自由。

《拆弹部队》一样,再深刻再宏大也大不出此,但之所以取胜,恐怕胜在无与伦比的真实。就像迈克·摩尔的华氏911当年能够在嘎呐大放异彩一样,纪录片风格是让他们取胜的第一要素。

凯瑟琳·毕格罗没给美国观众机会让他们慢慢进入情节,一上来就炸死了一个拆弹专家,之后还有小男孩儿做成的人肉炸弹,还有成年人肉炸弹之死。新闻里说的你不信,那我就拍这些“真实”的画面给你。

如果看《阿凡达》会让你哭,会让你享受视觉盛宴,恐怕《拆弹部队》不会,每一个观众都不能置外,你要思考的不是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事情,美国观众很难不把这情况联系到自己身上,奥斯卡颁奖给《拆弹部队》也许正是电影另一种意义的复苏:它不只是娱乐品,它还要诱使你反思你自己。

《拆弹部队》里的美国大兵,每天出门都在赌上自己的生命,在伊拉克的沙漠里可能遇到埋伏,炸弹无处不在,一个俯拍的镜头里,james提起了围在他身边的数个炸弹,想想看,如果你去服兵役,你去了伊拉克前线,你有可能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炸弹包围,它们像孙悟空的金箍棒画出的圈一样,不同的是,一旦你有所动作,可能就会粉身碎骨。够运气的话,你只有站在原地等着拆弹部队去救你,可那些拆弹兵呢?

如果你能够亲眼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作为一个政治家,你还能站在国会席里大谈攻击伊拉克的好处?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你还会一马当先要冲到伊拉克前线吗?没有不怕死的人,那些政客们满嘴原来都是谎言。

战争之下没有强者。James最终又选择了回到战场,他无法再享受平静的生活。他需要回去救更多的队友,他以前所坚持的信仰,所盼望回到的家,在中东那个沙漠里原来早就被冲散了。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但他也没有被塑造为一个英雄,他的前任就是被炸死的,他也有这样的可能。影片开头打出的字幕是“战争是毒品”,恐怕不是让人上瘾的毒品,而是摧人致死的毒药。

这种反讽式的主旋律,奥斯卡当然喜欢。好莱坞明星们从来不惧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奥斯卡也没必要对自己的取向遮遮掩掩,自2003年对伊拉克发兵以来,美国在伊拉克的泥潭越陷越深,那些美国大兵的母亲需要自己的儿子回家,《拆弹部队》最后那个黑人对james痛苦地说:I want a boy。他们也不愿意再留下。英国奥斯卡送上几奖重要大奖恐怕也是出于同样的意义,英军在伊拉克的日子也不那么好过。

所以,请忘了毕格罗的女导演身份吧。很多人质疑女性操控不了残酷的战争题材,但女性对于人心的把握却从来没有失败过。《拆弹部队》没有激昂的配乐,也没有男性意识主导的战争观,她做一个忠于自己的记录者,不仅反战,事实上还在呼吁民族间的沟通,美国人一见到伊拉克人就让对方抱头跪下,并举着枪对着他们,语言的不通,即使并无恶意,也是对一个民族的伤害,仇恨就是这么产生的。

这么说起来,今年的奥斯卡真是一点也不娱乐。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