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欲夺5亿票房 《精武风云》紧随其后
杨婷婷
11:37
2010-07-05
订阅
经济观察报 杨婷婷/文  “我们相信这部电影票房一定会达到五亿!”《精武风云》成为继《唐山大地震》后第二个向五亿票房进攻的电影。然而事实上,目前三亿票房还是国产电影的一个门槛,过之者寥寥。

作为该部影片的监制,陈嘉上私下里对五亿看得淡的多。经历过香港电影多年的市场磨练,陈嘉上已经不习惯在票房上承诺什么,记者私下问他,他也只说“这片子上映时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竞争对手,不过它投资太大了,风险其实并不低。但三亿票房是我们的底线,没到这个数,就会赔钱。”

光线传媒敢对这部影片夸下如此海口,除去刘伟强、甄子丹现时香港最值钱导演和演员外,据说是对初剪之后影片内容赞不决口。陈嘉上多年前就曾执导过李连杰主演的《精武门》,又与陈真这一人物的创作者香港作家倪匡相熟多年,他自信又笃定地说,“你们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陈真。”

陈嘉上声称自己一直是很保守,他擅长估量市场和对手的实力。也正因为此,他放弃了执导《精武风云》,选择一个更要为琐事担忧的影片监制的位置,然后找来更擅长商业路线和更具好莱坞特征的刘伟强,既为影片的质量再把了一层关,又兼顾了影片在海外的商业利益。

在香港导演北上的这些年里,陈嘉上和其他香港电影人一样越来越不像一个纯粹的导演,而更开始关注市场之间不同片种的博奕,寻找大陆市场盲点,还要和国产片们一起迎战好莱坞商业片,做一个三头六臂的电影人。

陈嘉上早年间也算得上文艺青年一枚,父亲与哥哥至今都在建筑行业打拼,他最初也和哥哥一样,在父母的建筑公司里工作。我开玩笑同陈嘉上说,或许留在建筑行业好好发展,没准不小心他就成为另一个李嘉诚了。

但陈嘉上热爱电影,可以豁出一切的热爱。当时,香港电影新浪潮刚刚兴起,“电影成为了推动年轻人思想状态的一个事情。”恰巧在那时,陈嘉上看到了章国明导演的《边缘人》,一部十分有当时年代神采飞扬的作品,一个警察做卧底后被群众误会暴打致死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陈嘉上越发觉得自己应当去做电影,只要能为章国明做点事情,再小的事都愿意。

从摄影师转导演的人不在少数,前有张艺谋后有吕乐,从动作导演当导演的也不少,袁和平和程晓东,唯独陈嘉上这条路在现已成名的电影导演中算得上怪异。“我太喜欢章国明那部作品了,进入邵氏之后就和他合作了几次,当了几次他的特别道具。我是凭道具变成导演的一个人,当时我是什么都愿意干。我没有特别说要当导演,权力跟我无关,我只想拍好戏。跟好的导演拍戏是非常享受的,比如跟刘伟强,他是一个很有要求的导演。”

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不知道妥协的电影人。至今还担任每部电影编剧的他很早深知编剧的重要性,而当时几乎没人把编剧放在眼里。在和刘德华合作的《真假威龙》里,他就已经让编剧拿到了七数位的酬劳。

在香港电影看似最辉煌的日子里,陈嘉上早早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当时香港电影大多内容重复,毫无新意。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从来不会怀念香港电影最火的年代。”今天的大陆电影其实和当年的香港颇为相似,每一行业都想参与到电影产业中分一杯羹,大量山寨粗制滥造的电影挤在大片们的缝隙中希望能遇到好运。“今年电影又吸纳了很多亿资金进来,但市场淘汰率其实很高的,你最后就会发现电影其实是很残酷的,经过竞争会留下真懂的。这种大热对真正的电影人不好,这是一个乱局。因为它把市场炒高了。演员不够制作人也不够,做的人越来越难做。香港当年就是这样,已经濒临崩溃,没有创意,我们的创作人都特苦闷,说什么老板都不听。当年我们拍《逃学威龙》的时候,已经是在救市了,可到今天,我们仍在救。”

2001年时,伴随着一大批香港电影人出走香港到好莱坞寻求发展,香港电影终于从最高潮落到萧瑟谷底。陈嘉上对当时英皇娱乐的杨受成说,“你要想发展电影,现在是最好的时期。现在是低潮,你要进。”最后,杨受拿出两亿元港币成启动了英皇电影制作,而后期的投资远远不止这个数,时至今日,英皇已经是香港属一属二的公司,“电影这行当就是这样,非看长远不可。刚开始做的时候我跟杨老板说过,前两年不可能赚钱。现在想想,我能在香港电影最低潮的时候让一家公司创立,拍港产片,太重要了。”

陈嘉上一直很欣赏内地导演冯小刚,他们之间有太多共通点:给观众拍好的商业片,不让投资人赔钱,在心里有一个底线。冯小刚曾自豪地说他开创了内地的贺岁档,陈嘉上则在市场没有喜剧时拍了《逃学威龙》;冯小刚说只顾自己理想拍片不考虑投资人的钱是自私的行为,陈嘉上则说我有什么资格要让人家赔钱达成我的理想。

陈嘉最佩服冯小刚的一点是,他不是为自己拍片,而是在为整个行业建立市场。平时习惯称自己为“社工”的陈嘉上最怕别人称他为艺术家,他觉得社会缺乏什么,他就去弄一些回来给大家。如今,陈嘉上北上选择与内地光线传媒合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拍片,“也是希望能开拓一个更大的市场,替他们把事情做好。”

内地影评人常常攻击“合拍片”制度使得香港电影渐渐失去了地道的港味儿,陈嘉上对此不置可否,“人们一直说合拍片显得港片不够港,那你觉得《岁月神偷》怎么样呢?是不是纯粹的港片?可它是合拍片。集结号也是合拍片啊。我觉得合拍片这个词一直以来被大家误解了,这个词应该是要慢慢淡化,纯粹的港片还是有的。”

纯粹的港片这两年走出了前几年的阴影,尤其是在香港本土最具权威性的金像奖上,此前,金像奖已经连续多年最佳女主角由内地女演员领走。曾经一度,香港电影人生活很苦,港片也在人们生活中消失,这两年却意外地见到了它的复兴,看今年金像奖的最佳男女主角、配角,内地人的名字仿佛“嗖”地一下消失了。

在陈嘉上看来,某种程度上正是合拍片扶持了港片的生长,扩大了港片的生存空间,使港片的地位不再尴尬。当香港本土市场逐渐萎缩,大量票房均被好莱坞抱走的现在,越来越多人不敢投资港片。而合拍片带来的利润能够给这些公司一定的喘息空间,利用合拍片盈利的钱投资规模并不大的港片。“不然,一家公司怎么能既投资《孔子》,又投资《岁月神偷》呢?”

已经担任了两年香港金像奖电影节主席的陈嘉上,坚定地认为香港电影已经成为香港文化最有力的一部分。无论将来电影工业的规模是否庞大,电影文化早已经深深扎根了,“我们的电影可能不高级,但是影响力大。这和好莱坞一样,能够输出它的价值观。”

陈嘉上喜欢把金像奖的颁奖看成是一个产业讯号,透过金像奖能够看到整个行业生态。如果这两年金像奖常常颁奖给一些艺术性强的电影时,说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还不错。如果商业电影频频拿奖,说明这个行业需要市场,需要好的商业电影。在金像奖工作的十年几年,他一直轻描淡写地说,这只不过是香港电影业内人自己的一个打分游戏,不必太看重它的结果。

给《精武风云》当监制,为香港导演谋划市场,他也没放弃自己的导演工作。眼下,他刚刚有关聊斋的新剧本《画壁》写完,至于是不是会像他以前的电影一样成为票房冠军,还没人知道。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