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隽/文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还没上映,陈凯歌已然在人们日益提高的观影能力下退出竞争,而姜文的摇滚大片和冯导的爱情故事相比,我估摸着,姜文这回是赢定了。
《让子弹飞》现在在豆瓣上打分高达9.1,票房呢?
15号夜里十二点(16日凌晨)上映,两天前在美嘉的网站上预购首映的票,就已经没有了,下午去排队时,久违的蛇形队像过海关一样弯了好几圈——这还都没到下班的点儿呢。
自然会想到去年零下十度人们开车去中国电影博物馆排队买IMAX版《阿凡达》,《让子弹飞》太给国产片长脸了。12月16日凌晨,零下十一度的北京,能让人们出门看的中国电影——并且观众们是在被大片忽悠了好几年已经有分辨力的状况下,大概只有《让子弹飞》了,据我身边人的反应,要杀进去看第二遍的大有人在。
《让子弹飞》里的高潮多,密集,让你赶不上趟,你除了大笑,还会和片子里的老家伙一起大骂脏话来表达这种生理上的HIGH劲儿——我身旁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很斯文的姑娘,在140分钟里和我一样至少说了20个以上的“我X”,憋着真难受,姜文都撒把子了,你坐在荧幕前还装什么呢?电影院里,笑声中“我X”之声四起,能算上观影史上的奇谈吗?
姜文不是没有让人失望过。《太阳照常升起》票房惨败,很多人说故事看不懂,太文艺了。这次他决定改,就讲故事了。
当他决定要做商业片后,就不藏着掖着了,直截了当,“霸气外露”——葛大爷负责搞笑,林中穿梭的枪战负责视觉效果(林中的戏调度得真好,几个人加口哨就千军万马),有《2012》里飞起来的火车,也有剖开肚肠只为取一碗凉粉的血腥昆汀范儿。
开篇葛大爷讲述县长如何挣钱,你要说没看出点反讽来那我没话说,平民们“谁赢了帮谁”的看客习性,结尾时“革命”之后的一盘散沙也是明刀明枪地摆出来,鹅城的恶霸虽除,但依然无序,革命队伍因一个女人散了,兄弟们都奔了大都市上海,谁知道这个城的结局是什么?旧的命运被终结后,不代表就彻底换了新的命运,张麻子在黄四郎的碉堡铁门上想打一个感叹号,可感叹号打得不像,最后还是打了一个漂亮的问号。
这是属于姜文自己的东西。在影像中,还有铺了一地的银子和枪,日本女人的击鼓,出征前五个人站在旗下,被银子埋起来的师爷,四人马队后面跟着的一群鹅,黄四郎的死法儿……他的料可没落下。
虽讲明做“商业片”,但是只见他一手拿枪一手拿县长的官符,大声说“站着也要把钱挣了”——你可以对此有所指摘,但这是他的态度。
还有一点很有趣,不知道审片的大爷们是怕枪还是怕官符,还是脑子不给力愣是没明白,那些言之有物的台词没有遭遇阉割的不测,给了姜文保持完全站立的机会,真是万幸。
《让子弹飞》让大家乐,酣畅淋漓地乐,不是看小品、听相声那种等着抖包袱的乐,而是像坐过山车、海盗船,听摇滚LIVE演出,像是饿了很久的人吃了一大碗面,是生理上的。如果说电影有娱乐的属性,那么《让子弹飞》可以打满分。至于电影的其他内涵,各位看官心里有自己的分晓。
有人说,拍片少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稀罕你。一两年就砸一个出来纯为挣钱的,自然躲不了骂,一个有才华的人珍惜自己那点货,攒吧攒吧多少年才出一个,就得稀罕着。
17年来姜文只拍了4个片,从概率上来说犯错少是应该的。如果他也像某些大导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文戏、武戏、纯情、喜剧、大俗、大雅、小清新都要掺和,不晓得下场如何哟。
最近姜文受访时说了,打算拍续集,笑言如果一年一部,“永远在12月16日”,不知道是应景儿说的,还是真有这个打算——我还真怕他有这个打算。
客观来说,这片火,离不开不给力的国产片大环境,离不开“口碑式”营销,离不开5000万砸出来的长时间有效的宣传,离不开姜文个人的光环带来的副作用,更离不开中影——大家心里有数,排片如果不能一个影院四五个厅一齐上,一天有十几二十场,就算整天都有人看,也冲不了4亿的票房。
但是,不是谁拿着这些好资源都能用好的,姜文用好了,把故事说得丝丝入扣,你可以说他用力过猛,但他用力纯粹,没有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了如何才能让电影更牛X的行列,就值得叫个好。
不管他借了多少贵人的东风,攒了多少年的底气,这片用一句话评论,就是太给力了。
- 禁止娱乐 2011-02-16
- 现实带进梦想 2011-01-19
- 《让子弹飞》经典语录与我们的生活 2011-01-07
- 站着挣钱 站着生活 2011-01-05
- 让子弹飞,笑着揭丑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