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今世难团圆(2)
1 | 2 |
重新拿出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参照着看,其中流露的细节,无不映射出互文的痕迹——《小团圆》的邵之雍分明处处是胡兰成的影子。止庵认为,《小团圆》肯定有针对《今生今世》的意思,但把它人间化了,实在化了,有血有肉。这是在意料之中的,早已毋庸置疑。只是阅读此书,内心中必然时刻在求证——《民国女子》一文中写,在杂志上看到那张照片,背后写着“低到尘埃中,开出花来”的文字,在《小团圆》中幻化为心里琢磨出的一句“旧小说的滥调”——“怎么样也抬不起头来,有千斤重”……重读《今生今世》,更觉出胡兰成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如此这般游刃有余,在方寸之间,将两人之间的关系写得虚无缥缈,金童玉女,天上人间,更活脱脱从男女关系的所谓道德中把自己撇得清清白白——张爱玲知其有妻,携妓同游,但一分醋意也没有;对结婚一事,张的态度,也一直无可无不可;时局不稳,“不致连累”,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留下一直婚约,炎婴为证……胡兰成自言,我是政治的事亦像桃花运的糊涂,倒是比谁都明了自己。
但是正如为《今生今世》作序的止庵所言,张胡相互成就,没有胡的张,没有张的胡,怕都是难以想象。胡兰成称,“一炷香想念爱玲,是她开了我的聪明”;又写,“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只这一句,便胜过他人千句万句——胡眼中的张,不喜历史,不好理论,却将万物描摹得“照胆照心”。台湾近来又在为胡翻案。学者薛仁明研究完成的胡兰成评传《胡兰成:天地之始》一书,重新评价了胡兰成的历史地位,全面肯定他的文学成就,朱天文还为此书作序。其实一直以来,除却为人与气性之外,在文学界,多数人对胡兰成赞许有加,认为“可以否定他的人,但不能否定他的文”。
另一本可作互文阅读的自然是《色,戒》,亦不难找到相似之处。“他的侧影迎着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整个故事自此顿时峰回路转,王佳之和整个爱国刺杀行动陷落在这突然觉察的爱情之中。而“这个人是真爱我的”一字不差的出现在《小团圆》中——“他一吻她,一阵强有力的痉挛在他胳膊上流下去,可以感觉到他袖子手臂很粗……这个人是真爱我的”;而盛九莉所偏爱的,也正是“某一角度的他”,如同“他的侧影”。
谈论这倒底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还是小说体自传意义并不很大。作家经历和主人公的命运从来交融共生,难分彼此,如同国画中的色彩,在纸尖轻轻一点,便晕染开来。正所谓戏中有戏,戏外有戏。张爱玲小时候看《孽海花》,从中寻到现实光影,祖父张佩伦、祖母皆能找到原型。而她后来所有的小说,无不处处是人生经验的影射与放大。
《小团圆》的名字,一般认为是1950年代张爱玲为自己的前程卜卦时,曾得签诗“但得铜仪逢朔望,东西相对两团圆”,而借此写照一生。剧中时空相互交错,前前后后出场上百个人物,也大多有对应——二婶、三姑这些家庭关系自不必言;聪明伶俐的比比不难看出是炎婴;苏青在其中叫文姬,而且和邵之雍(胡兰成)发生过关系(两人还相互质问,你得过性病没有);荀桦对应柯灵,虞克潜应该是沈启无,向璟可以推测为是邵洵美……
有考据和注释癖的人,更是从书中寻觅到了新的线索,或是使原有传闻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比如作家苏伟贞指出书中另一位情人“燕山”,应是与张爱玲合作《不了情》等电影的导演桑弧,彼此之间“仿佛找回初恋的感觉”;张爱玲在纽约也的确打过胎,书中的描写让人不寒而栗——她扳动抽水马桶的机钮,四个月的胎儿,“以为冲不下去,竟在波涛汹涌中消失了”;曾经为张爱玲全集撰写四万字序言的台湾传媒人南方朔也发现,张爱玲首度用“笑憎”来形容自己对于感情对手的感受和觉悟。而《小团圆》直到终了,并未对胡有半句恶言——看她写“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看她念“战争最好一直打下去,好和你一直在一起”;看张爱玲自己最终为一生的情感归纳,“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宋以朗先生的手中,关于张爱玲的未出版著作尚有三部:一部是自传体小说《易经》(change of book),有人曾言,《小团圆》大部分内容就节录自《易经》;一部是张爱玲描写到温州探望胡兰成的三万字游记;最后则是张与宋琪夫妇的通信。最为期待的倒是这部游记,小团圆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当她去温州探视逃亡中的胡兰成,惊觉他除小周(小康)外,另有新欢秀美(巧玉),“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他却说:“你这样痛苦也是好的”。这是用十几部小说、半自传、自传都无法言说的心心念念,从万转千回到完全幻灭,是今生今世难以实现的团圆。
1 | 2 |

- ·与止庵随聊《小团圆》 | 2009-04-15
- ·平凡的菲尔普斯 | 2009-04-15
- ·“五四”九十周年祭 | 2009-04-15
- ·平凡的菲尔普斯 | 2009-04-13
- ·硅谷不相信梦想 | 20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