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2-30
作者:杨葵

从“危机”说起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杨葵 自从大洋彼岸金融危机发生,全球范围内,危机论甚嚣尘上。直接反映到日常生活,周末去逛连卡佛,空空荡荡,诸多大牌衣帽直挺挺挂着,寒气四溢。曾经车水马龙的证券门市,门可罗雀,日渐绿肥红瘦的大屏幕上,数字跳动,宛若一场场阴谋正在聚集生成。

散户悻悻退场,股界精英却意气风发地准备出手了。他们都憋坏了,他们信奉一个理论:反着来!所有人都向前冲的时候,千万站稳了别伸手;众人溃不成军了,恰恰是全面出击的机会来了——这倒暗合了“危机”一词在意思上的双面性:“危”,危险;“机”,机会。

“危机”是个双音词,囫囵看成一个词,十万火急似的。但是且莫急,定下心来,盯准它不眨眼,慢慢思量。看到拆成两个字了,就不难思量出危险与机会的双重含义。绝大多数人心思粗,话没说完呢,动作早出去了,知、行双方很难协调。那些潮水般退去的散户,即是此类。而极少数人心思细密,能把一个词当魔方似地转来转去,多角度慢思量,这种人的心思自然细密,知、行协调得当,所以成了精英。

很多常用词都可以拿来当魔方玩。比如国家、社稷、边疆、中庸、文章……还不要说这些“大词”了,即便是“之”、“而”这类不起眼的虚词,也有很多玩法。比如到现在,我们日常口语当中,还有“二分之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这样的话,这里头的“之”和“而”,多么书面语啊,用法与几千年前的汉语毫无差别,像活化石。

汉语几千年历史,值得花时间去细琢磨,读出里边的一条条年轮。可惜现实无情,那些司空见惯的常用词,平时都被我们囫囵吞下,词义越来越狭窄,也越来越僵死。我有时候读读当下名声赫赫的大作家们的大作,瞧着那许多本该生动跳跃、活性四溢的词汇,被他们用得那么干瘪乏味,仿佛满纸牛刀,却都在杀鸡,太糟践了。

当然,真玩起来,并非只能用拆分法玩魔方,这不过是一种玩法而已,可玩的还多。比如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就且够玩一气的呢。

前不久外出云游,听到有人讨论佛法,说到佛法表达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几个词:无明、如幻、无念。争论双方一直将“无明”、“如幻”当成名词理解,面红耳赤了也没争出个所以然。这时来了位高人,一语点破玄机,在场众人口服心服。高人说的是:不妨将“无明”、“如幻”当动作去体会。“无明”并非“没有”,而是“不察”、“不觉”之意;“如幻”亦非“幻影”、“幻象”这样死的意思,而是“幻化”这样一个动作……至于“无念”,如果只理解成“没有念头”就太初级了,真正意旨在说:不随念头而去。

——以我看来,对汉语的体会,到了这一级别才真正好玩起来,从此,“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