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假如经济危机突然结束

订阅
2009-07-02
杨婷婷

经济观察报 杨婷婷/文 经济危机何时结束?显然不是现在,这只是笔者的一个妄想。在这个年代里我们当然有上百种理由怀念经济繁荣时的一切。

我们曾享受经济繁荣的一切:医疗和科技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更有保障,还有丰富的文娱生活。我们看着有关经济的数字不断翻倍并为它高呼,却总是忽略了一些冷静的声音。经济繁荣时人人都抱有希望与梦想,士气高涨,不像今日般灰头土脸,每个中国青年拥有一个美国式的梦。

不过危机还是要循着经济规律来的,只是这次中国没能置身事外。它让一些人变得焦虑,压力陡然增大,所付出的努力似乎对扭转经济这盘棋的局势也微不足道。这种外在的重大变故改变了这些年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我们所养成的许多生活习惯,而我们应当考虑在这场危机结束后,有什么好的变化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哪些生活是我们在繁荣时期可能忽略掉而在经济危机结束后我们应当保留的,这才是经济危机对个人的大意义。

经济萧条中人们显然比以往更加的实际了。繁荣时期我们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伴随着不断透支,满足自己无限的欲望。但当雷曼、通用一个个都轰然倒塌,危机程度进一步加重后,人们就必须更为实际地考虑自己的物欲了。虽然事实上有些人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太大的波及,但当周围人都开始紧张时,人自身的心理预警机制就会发出提醒。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心才不得不存钱,储蓄一时间在美国人眼里也变成了一个好习惯。与消费者相对的商家也针对经济危机调整了营销策略,把务实作为卖点适时宣传自己的新品。时尚品牌路易-威登就推出了一款可以把里面翻到外面的包,包内外颜色不同,这显然是将实用作为卖点,好好地利用了一把时下人们的购物心理。在中国,不止消费者,职场人士也变得越来越踏实。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6月发布的《2009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相当大部分的职场中人更为务实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频繁跳槽的现象有明显减少。而经济危机带给职场人士最坏的消息恐怕就是降薪和裁员,在这样的情况下,61.1%的受访职场人士选择卧槽而非跳槽。此外,员工们也“自觉地”减少了上司眼中的“摸鱼打混”行为,增多了主动加班、放弃休假等“楷模行为”,对自我的充电和职业学习情况也不断增多。对这些行为,老板们自然最愿意在经济危机结束后得以保留。

还有媒体近日在讨论 “坏经济会让人变好吗”这一命题。反过来看,“好的经济是否让人们变坏了?”看上去的确有一堆的社会新闻能佐证这样的猜测。金钱在过去的30年间成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标,不过许许多多的犯罪、腐败、潜规则交易也都与它有关。那“坏经济”缓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真的会让我们变好吗?繁荣时期,人文艺术学科往往有着长足的发展。现在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可能缺少了演出与各种聚会的陪伴,必须度过一个又一个百无聊赖的晚上。今年初的美国百老汇,门票销售量不断下滑,连假日必演的《妈妈咪呀》等都开始亏损。显然,经济危机中收入的下降和重压之下的心境让我们在文化方面的支出可能演变成一种无法承受的奢侈。不过现在人们常常会放弃外面的工作与约会,回归家庭生活成为了主流。家庭生活和谐在舒缓人的焦虑方面比抗抑郁药物要更安全温暖。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9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报告》显示出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与家人共处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人重拾了家庭的温馨。零食在这之间发挥了重大能量,一家人在一起乐于分享零食,这不仅在零点所做的这份报告中被提及,在德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钟爱此道。德国的一位工程师在他的购物清单上排在最前面的始终是巧克力,他认为即使经济危机让人们不得不放弃一些过去奢侈的生活方式,但仍然可以在巧克力上挥霍一把和家人分享甜蜜生活。瑞士巧克力行业的销售数字也证明了人们喜欢依靠零食联络感情排解抑郁。瑞士金色兔子巧克力生产商Lindt公司预测他们2009年的销售可能增加2到5个百分点,在当下的经济形势来看相当不错。而雀巢这家Cailler和KitKat等数个品牌系列巧克力生产商的公司主席——皮特·巴特贝克近日接受瑞士一杂志采访时说,在超市个人消费区惨淡经营的时候,巧克力的销售额却在增长。远离其他行业的惨淡经营让巧克力这种简单的食品变成了“精神零食”。

人际关系缓和也不仅仅体现在家庭方面,同事之间惺惺相惜的感觉可能更重了,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在工作之余主动与同事分享零食。饼干、咖啡和果珍等冲饮品是中国的城市居民乐于分享并能带来快乐感受的食品。但这些逐渐变得更为温和的关系,在经济危机结束后是不是又将回到从前冷冰冰的时代?

假如经济危机结束了,内需又会膨胀起来,这是政府和商家最愿意看到的。经济危机发生后,由于个人财富缩水,美国的汽车销售市场一直疲软,这成了克莱斯勒以及通用的破产的一个诱因。人们不得不放弃买车等行为,转而选用更为环保的出行方式。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9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报告》,经济危机之后,24-30岁群体中有42.4%的人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在高收入群体中也有21.4%的人改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些在危机期间发生的良好变化也很可能在经济危机结束后会回到从前。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