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雨:看世界,角度有很多
王隽
11:16
2010-07-20
订阅

黄明宇在给小朋友讲故事

经济观察报 王隽/文 黄明雨这三个字在网络上能搜到的内容很少,图片也只有两三张。作为立品图书的老板,太低调了对生意帮助不大;作为一个“寻找生命之灵性”的人,低调估计是本能的选择。

他的办公室左手边是一整墙的书,沉得压弯了书架的隔板,从梁漱溟到宗萨仁波切,大多是和心灵修行有关的书。正面是佛祖的相,和他学佛的师傅的相,案子上点了香,用他的话说,“可以清场”。

想到去采访他,是因为台湾的胡因梦女士上半年又来到北京,做了两次灵修的工作坊,价格昂贵,却早早地就“预售”出去,满场了,没办法见到。

而他们是朋友。黄明雨出版了胡因梦在内地的第一本书《生命的不可思议》;他的太太目前也与胡一起共事,做慈善、修行方面的工作;2008年,他“稀里糊涂就跟着胡因梦皈依了佛门”。当带着对胡因梦的好奇来到这间办公室的时候,他个人的气场已经让我把胡因梦暂时放到了脑后。

理科生的“叛变”

黄明雨是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毕业后,他去了江西教育出版社,做学术书籍的编辑。当时,经他的手编辑出版过王元院士的《华罗庚》,而刚刚把唐骏拉下马的科学达人方舟子也是他的作者。从字面上看,这该是一个逻辑性强、有些沉闷的编辑,笃信科学,就像教堂里做弥撒的人笃信上帝一样。

事情从2003年开始变化。那时他已经调到海峡出版社做人文类图书,“爱喝酒,整天四处晃荡,过得很放荡”。非典时,就关起门来读书,把书架子上那些哲学书都看完了,一天七八本,跳着读,却极认真做七八千字的读书笔记。读至癫狂,就对过去的腐朽生活深深忏悔,抬头看看窗外阳光下打羽毛球的老人和小姑娘,又觉得生命无限美好。“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完全颠倒,饿了就下面条吃,在这种很HIGH的状态下,好像有了小开悟。”

这种小开悟带来的改变,首先就是对科学的怀疑。一个90年代初的数学系学生质疑学了多年的“真理”,是很难想到的事,尤其是在崇尚“科学主义”的中国。黄明雨笑了,“这种质疑从来就存在”。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德先生、赛先生最红火的时候,就有人顶风而上,提出了“科学只能解释一部分事情,不是指导我们生活的全部”的观点,他是当时的政治家张君劢。黄明雨在跟科学作者的长期交往中,也发现了他们精神独裁的一面。一个科学工作者对他说,“淡水不够没关系,我们去喜马拉雅山搞一次爆破,就都解决了。”他立即想到了帕尔萨根所说的 “科学像手电筒的光斑,照不到的地方,是茫茫的黑暗,那是魔鬼出没的地方”,而大量的哲学书籍提供给他多种的可能性,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大疑惑的时代

就在他打算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时,在台湾看到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回到内地,便着手出版克氏的三部著作。

2004年,克氏的书在大陆卖到脱销,比台湾还要火。他想起第一次在书店里翻到克氏作品时,旁边还有胡因梦的书。“当时觉得太玄了,后来我开始明白她,发现她为推广灵性学说做了很大的贡献。就写了一封信,寄去了克氏内地版的书,希望出版她的自传。”很快如愿以偿,书有删节,但的确让一部分有“大疑惑”的人开悟。

黄明雨在出版这些书的过程里,找到了他想要相信的东西。他辞职,开始专心做灵性学说的书籍,称之为“身心灵成长系列”,最近又改为“服务于真正的生命教育”。

他让我把现在的中国和60年代的美国连起来看,“这么多人选择心灵修行是有原因的”。那时候的美国社会,人人都像福特公司三班倒的汽车工人一样,是一个小零件,被物化,也被挤压,物质越来越丰富,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不仅仅是思想家、哲学家,普通人也开始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宗教的力量不像从前那么有效,西方人开始向东方借智慧,就出现了一大批讲生命灵性的书,“20年后,这股风也刮到了台湾,胡因梦就是那时候成了弄潮儿。差不多也过了20年,我们开始产生大疑惑,科学解答不了,先前的真理也解释不了,2004年,这些书被看到,很多人找到解惑的方式。”

而静下心来,从商业读物到专业灵修读物,黄明雨也完成了向圆融无碍的自我走近的第一步。

被误读及拒绝商业化

书的读者群,女性,受到过良好的现代教育,30到45岁,但并不是知识分子,平时没有买书的习惯,看到灵修读本,常常是成套的买回去。

伴随着书籍热销,一些工作坊和读书会也开始盛行。大拨的受众也开始在心灵导师的带领下,表达内心,或者冥想。一个经常上课的中年人曾经跟我抱怨,这些课已经变成了怨妇倾诉的垃圾场。黄明雨笑了,但马上说:“这个男人也有问题,他太傲慢了。”

被误读这件事,他是承认的。所以,读书会频次降低了很多。他最近着手出一本《告别自欺欺人》,就是想给那天成天忙着上工作坊,却丝毫未关照自己内心的人们看。“上课成癖,不是修行,生活和工作坊是两张皮。梁漱溟先生说,心不随外物所转。别天天去找胡因梦,忙活啥呢,要把心老老实实放在腔子里。”

抛开最后的成效,这些课都非常火,价格也高。在美国和台湾,心灵修行已经是产业了,而在风险投资人眼里,这是21世纪最朝阳的产业。所以,来访黄明雨的人,不少。

但他抵触商业化的行为。

“这件事情不能变成产业,就像教育不能变成生意一样。它是很隐秘的物化的过程,学校就是道场,精神价值取向是第一,其次才是物质。”

的确,在美国和台湾地区,心灵产业挣得盆满钵满。但物极必反,灵性导师满天飞,书也是,一年出几百本,又变成太太们一起Shop-ping。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打着解惑的幌子互相欺骗。

“它永远不能成为一个赚钱的东西,那样就乱套了,一不小心,对抗物化的东西,很快就被物质化了,那还怎么解答大疑惑呢?”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