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一:祖国的陌生人(1)
许知远
15:40
2010-02-24
订阅
 1  |  2  |  3  |  4  |  5 

作者,许知远。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通过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爱辉-腾冲)来了解这个国家,但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其所想象,这在作者行走三峡和陕西以及其他地方时,似乎也是一样,传统已经断裂,混乱的价值观无处不在,他既看到了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像是无根之萍,他们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失落,却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

这本书在形态上或许杂糅,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仍很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的断裂感。

定价:32元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出版:中信出版社

向南方——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

一个国家的悲伤与勇气

三峡行记(之)

雪灾

宜昌的春节

奇观

巴东县城

向南方(一)

第一次长途旅行,整整?天,从东北到西南。我习惯了坐上?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这也是最没有目的的一次行程,似乎仅仅要证明我不仅是个面对书籍的人。但是,我一点儿也没有逃离书籍的控制。大庆郊区那个旅馆老板娘让我印象尤深,只因她的丰腴和温暖,让我想起了《聂鲁达自传》中的干草垛上的夜晚。

向|南|方|—|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

一  一次不断推迟的旅行

临行前,我意外地翻到一本《红星照耀中国》。“那是6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绿装,无数的杨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变成了一个迷人的奇境。”埃德加·斯诺开篇写道,“在许多清幽的花园里,人们很难相信在金碧辉煌的宫殿的大屋顶外边,还有一个辛劳的、饥饿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国侵略的中国……”

对我这一代人来说,埃德加·斯诺虽然声名显赫,却不一定阅读他的作品,他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联系太密切了,以至于我们习惯性地对他持有偏见,将他的著作视做宣传的一部分。但这个下午,我坐在紫竹院的湖水旁,却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阅读所带来的怦然心动。

那是1936年,他已在中国生活了8年,厌倦了西方人在中国拥有特权而封闭式的生活:“……饱食终日……在自己的小小的世外桃源里过着喝威士忌酒搀苏打水、打马球、闲聊天的生活,无忧无虑地完全不觉得这个伟大城市无声的绝缘的城墙外面的人间脉搏……”

他的语言比我想象中富有美感得多,在形容陕西无穷无尽的断山孤丘时,他写道:“连绵不断,好像詹姆斯·乔伊斯的长句,甚至更加乏味。然而其后果却常常像毕加索一样触目,随着时光的转移,这些山丘的角度陡峭的阴影和颜色起着奇异的变化……”他那奇异的观察力也让人过目难忘,“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毛泽东是“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对于中国社会的那种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1932年的中日淞沪战争中,中国农民就在炮火交加之中也毫不在乎地继续种他们的田”,他说毛泽东“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这本出版于70年前的著作,对我来说不再是一本记录了史料、猜测的历史书,更是一场号召行动的宣言书。我厌倦了坐在咖啡馆,依靠互联网上的信息来评论自己的国家。像70年前一样,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容易在那些幻想中迷失自己—玻璃幕墙大厦、个人博客、星巴克咖啡馆、Shopping Mall比昔日厚厚的城墙、园林建筑更容易将真实的中国脉搏隔离在外。

这是一次不断计划,却不断推迟的旅程。“我们要重新发现中国”,两年前,我热情洋溢地说。两年过去了,除了多读了几本汉学家的专著、几位二流作家关于中国的游记,我好像什么也没发现。倒是我的同事们,总是带着让我嫉妒的眼光,在大兴安岭和80岁的鄂伦春族的老人谈论往昔,从汉中穿越蜀道到达成都,在云南边陲不知名的小镇上无所事事地发呆……我觉得自己像是被困在抽象的观念世界,对于那些具体的肉体、生动的表情、黄土、森林与河流缺乏感性的认识,成为一名行动者的愿望,像那个有9条命的魔鬼,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让我内心难安。

 1  |  2  |  3  |  4  |  5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