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赛人无处流浪
陈拓
2010-09-07 17:0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陈拓/文 这些天,法国已经遣返数百名罗姆人,虽然世界舆论都有广泛关注,欧洲各国抗议声不绝于耳,但目前法国大规模遣返罗姆人的行动没有停下的意思。

罗姆人有一个更为知名的别称——吉普赛人,充满神秘的吉普赛人穿梭于许多文学作品中,《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卡门》等名著活跃着吉普赛人的身影。在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卡门》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一些特性: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

14世纪以后,吉普赛人进入欧洲,开始了充满神奇和浪漫的流浪脚步。但关于吉普赛人的一切似乎只有神秘的传说,对于他们的许多我们都不了解。我们对他们文化的认识仅限于塔罗牌、水晶球、大棚车和占卜这些极其肤浅的表面。

英国人误以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Gypsy)是“埃及”(Egypt)的音变。法国人认为他们很可能来自波希米亚,就叫他们波希米亚人(Bohemian),同时也称他们为吉卜赛人、吉坦人(Gitan)、金加利人(Zingari)等十余今名字;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吉普赛人、波希米亚人的同时,还称他们茨冈人(Atsigano)或希腊人,认为他们来自希腊,原苏联也称他们为茨冈人。这纷繁复杂的称谓折射出吉普赛人神秘又饱受误解的历史。

经考证,吉普赛人的发源地既不是埃及,也不是波希米亚、希腊或波斯,而是印度。所谓的吉普赛人是谬称。吉普赛人不事农桑,一般也不饲养食用牲畜,而是依靠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谋生。男人以贩卖家畜、驯兽、补锅(黑白铁匠)和充当乐师为业。妇女从事卜筮、卖药、行乞和表演等行业。我们熟知的塔罗牌、水晶球、读心术、马戏表演都体现的都是吉普赛人的生活。

吉普赛作为一个天生流浪的民族,内心有着很强的民族性格,他们拒绝其他文化与变化,保留着内心关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质。

吉普赛人和所属国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当地人对吉普赛人人普遍存在较坏的印象,认为吉普赛人不能融入社会主流,都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贩子,备受歧视和压迫,从15世纪后半叶起,有关国家开始对他们采取限制措施,迫害他们的法令和条例层出不穷,仅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就有68条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吉普赛人约有1/10死于纳粹集中营。

现代吉普赛人仍四处流浪,但他们的生活也反映了外部世界的进步。他们乘坐带有大篷的汽车、卡车和拖车旅行,以出售旧汽车和拖车代替了家畜贩卖。不锈钢炊具的大量生产淘汰了补锅业,一些城市吉普赛人成为汽车技工和修理工。流动马戏团和娱乐场所为现代吉普赛人提供工作机会,如驯兽师、小吃摊贩和算命仙。

在法国,很多吉普赛人没有合法的生活来源,因此只能靠乞讨和小偷小摸谋生。在吉普赛人扎营的地区,偷盗等轻罪的犯罪率就会明显上升。 

7月中旬法国发生的两起恶性暴力事件,这让萨科齐决心驱逐吉普赛人:一起发生在格勒诺布尔市。两名阿拉伯裔持枪劫匪抢劫赌场后被警方击毙,由此引发大规模骚乱,50多辆汽车和多家商铺被烧;

另一起发生在圣艾尼昂市。一名涉嫌盗窃和无照驾驶的“旅居者”青年因拒捕被宪兵击毙。数十名手持武器的骚乱者随后包围了宪兵队,焚毁汽车和法国国旗。

事件发生后,萨科齐7月月28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在会后3个月内取缔境内半数“旅居者”和罗姆人的非法居住地。“旅居者”在法国通常是指居无定所的罗姆人。 

以打击犯罪为理由,却针对特定人群,让人不禁联想到“二战”时期的种族歧视。法国以保护经济和安全为名驱逐经济难民,若其成功,将会有更多后来者学之,那吉普赛人将无处流浪。 

对此,旅居中国的法国学者Laurette认为,萨科奇将个体和族群混淆了,说吉普赛人引起混乱,所以必须要让他们回老家,但混乱并不是整个吉普赛族群引起的。她还认为,法国政府应该为吉普赛人安排暂居地点,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流动,产生治安问题。但是实际上,相比其它外来族群乃至法国本国人,吉普赛人对治安造成的问题并不算很大,只不过吉普赛人的生活习惯过于神秘,和法国人差异很大。由于陌生,所以误解,吉普赛人在法国人心中的评价并不能称得上有多好,但这也不能成为歧视并驱逐吉普赛人的理由,所以目前在法国人中间也划分成支持和反对的两派。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