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0-14
作者:商务生活

把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带回故乡(2)

 1  |  2 

插图

插图

130年来,英文翻译家们把贾宝玉的怡红院改名成了怡“绿”院;把刘姥姥变成了基督徒;让贾政领着贾府老少一起做弥撒……中国读者一定会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这不是在恶搞《红楼梦》吗?不,这些不可思议的元素都是事实,真的在英文全译本《红楼梦》存在着。如果说,英国翻译家们把中国的林黛玉带给了英语读者,那么,裴钰则是把英语读者眼里的林黛玉又带回了她的中国故乡,他恐怕在中国学者中还是第一个。

说起这些不可思议的文化误读现象,我们可以一一例举出来,比如,在《红楼梦》早期的英文版本中,黛玉被翻译成Black Jade,也就是“黑色的玉”。可是Jade的引申义,有两个,一个是loose woman,有“放荡的女人”之意;另一个是horse,马,Black Jade的引申义就是a loose woman of dark skin,或者black horse,黛玉的英译名有了“荡妇”的意象。

还有,李纨,字宫裁。“宫裁”被翻成Kung-tsai(Palace Seamstress)。Palace Seamstress,是指“皇宫里的女裁缝”,难道李纨做了宫廷里的裁缝吗?不是,“宫裁”的本意是极其名贵的丝织品,和“纨”字相对,理解成皇宫里的女裁缝,是望文生义。

最无厘头的翻译,就是对“鸳鸯”的人名翻译,在早期英文译本中,鸳鸯被翻译成:Faithful Goose,忠诚的鹅。可鸳鸯和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

以上还只是人名翻译,还有更为严重的人物形象的颠覆。比如,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潇湘妃子”被译成“River Queen(江河王后)。“潇湘馆”被译成“Naiad's House”。“Naiad”是古希腊文化传统中的水泉之神(见图),住在河滩、湖泊、泉水中,是西方文化中美丽、天真、快乐和仁爱的形象,她是天真的阳光女孩。而曹雪芹眼里的林黛玉,最大的特点是一个“泪”字,而在英国读者眼里,却是一个“水”字(River Queen 江河王后),所以,译者就把黛玉这个人物的魂抽走了。 

 1  |  2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