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北京消息

任志强:要“安全网”,不要“弹簧床”(1)

  
作者:吕尚春
发布日期:2008-03-06
 1  |  2 
吕尚春

“住房保障,对所有的人都是新命题。”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对于2008年被称为“重归住宅保障年”持不同的看法。

“中国有过住宅保障吗?”任志强对于“有”与“无”的界线这样解释,“在1998年之前,住房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供给,那是福利分配制度,而不是保障,保障是与市场经济同轨的配套制度。”在任志强说这话的不久之前,2007年12月25日,“建设部住房保障司”低调亮相,挂牌立标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是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对外披露了消息,在建设部官方网站上,对于该司的设立情况,仅仅予以500余字的简单介绍。

坚持市场化导向还是扩大保障范围、增强保障力度,当前争论正酣。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建立相应的住房保障体系等问题,我们采访了一贯被媒体塑造成“反保障”代言人的任志强。

经济观察报:住宅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公共话题,是否因为公共住宅缺口到了一个临界点?

任志强:这是现在一些人的观点,认为以往政府在住宅建设上没什么作为。

什么是公共住宅?在1998年以前,所有的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一样都要等着分房子,所以也就谈不上住房保障。保障的概念,是在十四大提出“市场经济”概念之后,才有了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应的保障制度的提法。

就是到现在,由过去福利分房所提供的房改房,仍然占住宅总存量的50%,租赁公房仍然有10%的比例,而商品房只占总存量的20%。所以,就居住现状而言,没什么缺口,你看见谁睡在大街上了?

现在问题是,由于商品房的出现,提升了社会居住标准,所以才产生了更多家庭对改善居住状况的要求。但是在1998年到2007年之间的8、9年里,住宅保障的建立是一个“空白期”,这是现在人们对于公共住宅呼吁的主要原因。

1998年住宅市场化开端,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起与商品房相适应的“租赁市场”。

经济观察报:现在有“中产阶层”也纳入住房保障的提法,这是否意味保障范围正在延展?

任志强:关键词是“帮助”中产阶层,是“帮助”,不是纳入保障范畴。

经济观察报:那么“限价房”的供应,是否可以看作是“帮助”的开始?

任志强:我不看好“限价房”。

如果提“经济租赁房”,我认为如果有合理的机制,是可行的,因为租赁房产的产权毕竟只是租赁,而不是出售,所以更容易做到透明、公正,灰色空间要小得多。但是“限价房”就是“财产分配”了,补砖头一向难以公正、透明,反倒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经济观察报:就住房保障而言,框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下,更为可行?

任志强:对于住房问题,有两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厘清。一个是居住权,二是迁徙权。

先说第一个,居住权。这个属于“人权”范畴,是基本生存权。一个社会当然要维护这个底限。但是底限到什么程度,争议比较大。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的“底限”是什么?

任志强:我最近在看马尔萨斯的一本书,《人口原理》,现在看来,当初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大肆批驳,值得反思。

马尔萨斯对于当时英国的《恤贫法》给予批评,他认为正是过度保障,使得那些享受保障的人群,变得更懒、生活更没有节制。

这是他在书中写的:“《恤贫法》带来的害处是无法救治的,这类制度的缺陷有降低那些不受教区救济的人的生活境况的趋势,使贫民的数目增多。”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