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六方博弈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晶 高琨 迄今传言将近3年之久的中国电信改革终于要瓜落蒂熟了吗?
近期多个消息渠道透露的信息都在声称,5月17日“世界电信日”之后,中国电信改革最终方案即将正式出台。
5月6日,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的报告甚至预计联通将溢价合并网通,本周六或公布重组。此前的5月5日,在武汉召开的2008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将加快电信运营商等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步伐。
这个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发改委、国资委、中国移动、其他运营商(其中包含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电信设备商六方的电信改革大餐即将呈现在公众面前。
国务院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主任史炜在他的博客中直言:决策层面临各种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于企业,如经营和财务压力;有的来自于部门,如政绩需要;有的来自于资本市场,如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有的来自于国际压力,如3G牌照的发放。
一直以来,如何改革、怎么重组都是电信改革争执不下的焦点,改革方案出来后就能一切归于平静了吗?
三个重组主角
今年的2月6日,在京郊召开了一个电信重组问题研讨会。各路电信经济专家齐聚一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的专家也都到场,会议争论异常激烈。
有人认为重组方案不科学:C网给电信,联通并网通,在网络配置上是没有科学性的,且不利于产业发展;还有人认为传说的方案肯定解决不了电信产业失衡和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问题,甚至会进一步加剧失衡局面;也有专家指出“发展C网,是逆全球之势”;更有甚者指责这是“靠重组掩盖电信运营商内的亏损”。
各方人士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坊间热议电信重组中博弈六方发表自己的看法,注定这次改革是利益权衡的结果,但是现在看来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毫无疑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发改委等三部委是这次改革的主要参与部门。重要的参与方发改委,它希望能主导此次的电信重组、发牌,但是又不具备直接管理和干预权。在史炜的博客中也站在发改委的角度,表达想干预电信重组的想法。
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一方来说:TD是政绩工程;无财权、人事权和信产业安排权;但是拥有技术标准选择、网络管理和市场准入审批权,主要力推中国3G标准TD-SCDMA,因此TD让实力最强的中移动来承担。上述分析师认为,工业信息化部应该是赞同进行电信改革,首先它肩负着建立公平的电信业竞争环境,并且受各方压力所迫,不得不推动重组。“但是实际上,这个部门的监管力度相对薄弱,没有实质权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态度也让人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旭东曾在一次电信展上表态说:“重组不是随意的,而是非常严肃的问题。”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在重组方案上,只有国资委和发改委两部门各出了一套方案,工信部并没有提方案。
国资委的态度是:不希望电信类上市公司受损......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明天出版的《经济观察报》第367期。
- 携号转网试水非对称管制 电信失衡局面或改善 | 2008-09-12
- 中电信200亿公司债获批 | 2008-09-11
- 网通联通10月15日正式合并 | 2008-09-09
- 电信重组难题攻下 收购卫通提上日程 | 2008-07-28
- 中国电信拟发行500亿元公司债发展C网 | 200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