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北京消息

全球最大粮商否认“粮价操纵论”

  
作者:李平
发布日期:2008-07-2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平 嘉吉否认跨国粮商应该为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负责。

这家全球最大的跨国粮商在一份最新的官方报告中,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归因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生物燃料政策、石油价格上涨、发展中国家人民膳食结构进步带来的需求上升等因素。

此前,一些批评者认为跨国粮商操纵了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此外,中国很多分析人士相信,外资正在通过并购控制中国整个粮食产业链,危及中国的粮食安全。

7月9日,接受本报采访的嘉吉公司中国区总裁葛诺仁对此感到很困惑:“人们为什么要批评外资粮商?”

“ABCD”的粮食帝国

在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一直有批评者认为,类似嘉吉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粮商应该为此负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说:“全球食品巨头对粮食的垄断性操控才是粮食危机的推手。”

周立将这些食品巨头称为 “食物帝国”。最具代表性的巨头包括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邦 吉(Bunge)、嘉吉 (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人们习惯统称其为“ABCD”。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这四家公司控制了全球粮食贸易的80%以上。在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通胀的同时,“ABCD”获利颇丰。按照嘉吉官方的说法,今年是嘉吉连续第七年创下利润纪录。

批评家们认为,四大粮商凭借这种垄断地位,压低粮食采购价格,哄抬销售价格,赚取暴利。因为“只有他们可以定价”。

不过嘉吉公司在这份报告中驳斥说,“这样的指控是完全谬误的”。它认为,这些批评者其实并不清楚世界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

葛诺仁说,嘉吉对粮食定价主要依据期货市场行情,“我们与客户签订的供货合同都会明确交货日期,那一天的期货价格就会成为我们定价的基础。”

葛诺仁表示,嘉吉利润的增长源自多个方面,“利润新高不是因为今年更高的商品价格才出现的特例,而是在这之前就形成的良好趋势。”

但有批评者认为,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团体在操纵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CBOT)行情。一位中国粮商说:“每当有消息说中国要采购大宗农产品,操盘手马上就会抬高价格,等中国签订合同后再打压价格。”

中国粮商对此印象深刻。这种迹象可能早在2004年前后就已开始蔓延,他们从那时起就一直抱怨,认为以“ABCD”为代表的跨国粮商是“中国大豆沦陷”的元凶。

大豆阴影

1996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出口国。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到2007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达到4600万吨(含进口成品油折合大豆)。当年全球大豆贸易量仅750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仅1400万吨。

在批评者的描述中,四大跨国粮商先是以低价打开中国大豆市场,之后2004年美国政府强迫“中国大豆采购团”前往美国“集体采购”,美国财团乘机操纵市场,大豆期货价格从220美元/吨暴涨到391美元/吨。当中国企业的代表们签下了高价进口合同离美后,美方却发布报告称,“新的统计数据显示,04-05年世界大豆产量将大增”。国际大豆价格随即又暴跌50%。

据称,中国大约90%的本土榨油企业在这种暴涨暴跌中破产,四大跨国粮商趁机大规模兼并。一些行业人士说,这四大粮商现在控制了中国大豆85%以上的加工总量,他们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价收购,致使中国大豆种植业濒临被彻底剿灭的厄运,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一半。

但是葛诺仁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我们做过专门的统计,由‘ABCD’提供的货源仅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50%,由‘ABCD’的贸易公司直接进口的大豆仅占20%。”他承认嘉吉在CBOT有投资,“但是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行情”。

而在压榨能力方面,“ADM在中国根本没有压榨厂,邦基在中国有两家压榨企业,路易达孚有一家半。最多的是嘉吉,有四家工厂。所有这些工厂的压榨能力仅占全国的20%。”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学者也认为对“ABCD”的指责是典型的“马后炮”:“当时中国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冒出了1000多家榨厂,调查发现大部分是有地方政府背景的,这些企业力量分散,技术和管理落后,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些工厂破产是早晚的事。”

但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说:“这些跨国公司把中国的压榨厂兼并以后,对企业的管理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些压榨企业必须使用美国的大豆。跨国公司从中国的大豆产业攫取了大量的利润。”

艰难的说服

葛诺仁试图用商业逻辑说服那些批评者:“美国没有必要逼迫中国买美国大豆。大豆和玉米的替代性很强。如果种大豆的利润太差,美国农民完全可以种玉米,用来制造生物乙醇。我们在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所消耗的大豆中,美国大豆的份额仅占三分之一”。

而批评者则坚持认为,跨国资本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国的农民破产,彻底摧毁中国的粮食供给体系,从而可以随时以粮食安全胁迫中国。

“中国以及全球农产品需求形势与五年前有着巨大的差别。这是国际资本成功控制中国农业产业的先决条件。”韩俊说。

中国社科院的一位专家担心外资在中国合法地大举买卖粮食,另一位专家则担心外资会通过加大对华投资渗透中国农业领域。另外还有人担心,“由于地方粮库警惕性不高,使得外资有可能比某些相关部门更了解中国的储粮实况,这种情况使得外资更容易做局中国粮食。”

葛诺仁对此表示无法理解,“外资同样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中国的进出口政策和价格政策完全可以保证粮食供给和价格稳定。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提高效率。这有益于加强中国的粮食安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