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业周刊》前执行主编:金融危机是一场道德危机
网络版专稿 记者 段建明 “银行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信任。” 美国《商业周刊》前执行主编罗伯特·道林(Robert Dowling)日前在与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网就金融危机报道交流中这样评价美国次贷危机。
10月15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教授、美国《商业周刊》前执行主编罗伯特·道林(Robert Dowling);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访问学者、普利策奖得主田歌(Gregg B. Fields) 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财经新闻主任周乃菱来到经济观察报社,与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网的编辑记者就金融危机报道问题进行了交流。
美国《商业周刊》前执行主编罗伯特·道林
道林先生简单讲解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他认为,此次危机是由许多的道德风险构成的道德危机,“银行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信任”。
双方的讨论更多涉及到美国金融危机报道方面的一些问题。道林和田歌都认为,应该更多的提供一些翔实的数据作为报道的支撑,而不是坐而论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访问学者、普利策奖得主田歌
双方结合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网最近一段时间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更细致的讨论。道林认为次贷危机后期,应该更加关注市场数据、以及美国国债利率和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对此次危机的发展做一个预判断。经济观察报的编辑记者则表示,美国本地的民众更为关心的是数据,而作为中国的媒体,应该更多提供一些与中国读者接近的新闻。
他认为,在报道中应该关注这样几个问题:衰退会持续多久?银行资产什么时候可能上升?房地产价格何时能够企稳?美国新任总统的对外政策以及2500亿美元救援计划的相关细节等问题。
周乃菱教授则建议应该关注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获利的行业,她举了麦当劳和沃尔玛的例子,这两个企业因为产品售价低廉,在经济萧条时期得到钱包缩水的大众喜爱。
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财经新闻主任周乃菱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网刊发了大量报道,经济观察报连续数期刊发专题报道,并且派记者赴华尔街采访,先后发表了系列专题报道《为什么是美国》、《帝国的挽歌》、《不确定期的公司行动纲领》等,一些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经济观察报相关负责人也向美国新闻人介绍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以及经济观察报的经营情况,并向美国新闻同行赠送了报纸。
- 易宪容:如何重建国际金融秩序 | 2008-11-07
- 因次贷危机花旗取消内地合资建投行 | 2008-11-07
- 忽视风险管理的恶果 | 2008-11-07
- 受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创投市场持续低迷 | 2008-11-06
- 赵晓:次贷危机中的国家抉择 |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