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11月央企利润骤降26% 石化电力行业亏损严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婷 1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披露,2008年1-11月,全国143家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累计实现利润6830.4亿元,同比减少2393.7亿元,下降26%。剔除受政策性影响较大的石油和电力企业后,其他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企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严峻形势。
央企营收形势严峻
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央企业中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企业有119家,占83.2%。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有75家,占52.4%。虽然由于政策性亏损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中央企业整体效益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仍有半数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提高。
其中,石化和电力行业亏损尤为突出。1-10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企业炼油板块因为国际油价高起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稳定而累计亏损1804亿元,两大电网企业因上网电价调整而售电价格未调整影响利润49亿元,五大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和售电价格倒挂影响利润551亿元。
李荣融说,目前中央企业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生产经营增速明显回落,部分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急剧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减利和亏损企业增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资产流动性下降,少数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营运资金不足,短期债务增长过快,债务风险加大。
李荣融表示,这些困难和问题暴露出中央企业工作上的差距和不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明年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推动央企整体上市
李荣融表示,国资委将继续推动中央企业整体上市,同时积极探索国资委直接持有整体上市中央企业股权。
按照规划,国资委将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整体改制上市或按主业板块整体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把主业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鼓励中央企业做好控股上市公司的整合工作,做强做大上市公司。
目前,中国的国企上市主要有三种形式:整体上市,主营业务上市或者分拆上市。自2007年以来,推动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成为国资委的一项重点工作。与分拆上市相比,整体上市有利于解决非上市公司体制陈旧,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不当关联交易,大股东恶意占款等问题。
目前,在实践中,实现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大都采取留有一个母公司作为持股机构的模式。但有专家指出,作为一个空壳,集团公司的留续不利于出资人对央企资产实现扁平化管理。不过,如果中央企业真正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集团公司不再作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来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那么究竟由谁来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是摆在国资委面前的一个问题。
据了解,国资委早已着手研究部署由国资委直接持有整体上市央企股权的工作。去年11月,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规范与发展大会上就曾表示,随着现在央企整体上市的推进,“国资委下一步必然要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这难以避免”。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研究部部长程伟认为,国资委直接持股是建立完善市场化国资监管体系的积极尝试,只有持有股权,国资委的出资人职能才真正到位。不过,在实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妥善解决一些问题。
据国资委一位官员透露,国资委在推动直接持股方面也一直比较谨慎,不过明年应该会启动相关试点工作。

- · 朗盛二季度利润环比增长70% | 2009-08-13
- · 央企地王 | 2009-08-12
- · 中石化已获准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 | 2009-08-12
- · 新一轮央企董事会试点启动 | 2009-08-11
- · 百亿级“超级地王”即将登场 央企恒天集团有望夺魁 | 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