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财政不退出 未来货币政策或微调

订阅
2009-07-16
孙健芳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孙健芳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经济起到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经济刺激计划,第一季度GDP的增长率可能只有1%左右而不是6.1%。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去年四季度以来,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一揽子计划的总体要求,实施了四万亿投资计划,现在整体经济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时候,经济刺激计划能否适时退出?很多专家预测,根据目前形势判断,如果政府支撑力度不够,中国经济可能真的W型。 

虽然政策大口径不变,但进行结构调整和货币将微调。 

7月16日,李晓超表示,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未来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着力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势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经济回升的质量,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于结构调整他特别进行说明, 第一,加大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的投资,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上半年,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12.7%,化学药品增长10.2%,通信交换设备增长11.5%,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增长13.4%。 

第三,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节能减排。1-5月份,在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统计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中,80%以上呈下降趋势,高耗能产品单耗降低可形成直接节能约1500多万吨。 

第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半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都快于东部增速。  

第五,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对于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少经济学家建议,可以重点推动三个领域的改革,一是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全国性的统一的制度;第二是加快部分没有放开或者理顺的能源资源价格;第三就是对那些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鼓励竞争。 

财政无法退出,同时由于市场通胀预期上调,货币政策将在不变大口径条件下进行调整。 

在发布会上,李晓超表示从价格因素上讲通胀因素并非特别严重,但实体经济中资产价格已经出现飚升,“主要现在还没有把资产价格纳入到CPI里面。”张晓晶说,“资产价格的问题会带来更严重的挑战,热钱上半年肯定会有一定的流入,热钱的流入,外部流动性的输入,自己本身流动性的增强,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这个是相当危险,货币政策就会无所适从了。 

对此,专家分析称,资产价格上升和通胀预期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很多现在就预期到将来可能会出现通胀,就说买房时作为保值和对付通胀的一个手段,但是他买了房之后就会推高房价,而房价会带动地价,房价地价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确实会成为推动物价上升的一个因素。 

“为了平滑未来周期波动,中国央行现在可以加息了,收货币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说。 

而更多专家建议,从金融资产的角度、从房地产的角度、从货币大背景的角度,目前应当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在货币供给的力度上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适当的有所调整、有所调节。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