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丰年政府失手定价权粮食出口被迫放行

订阅
2009-07-18
李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平 中国政府即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粮食库存,破解连年丰收带来的困扰。

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又将迎来一个丰产年。连续7年粮食丰收使得中国粮食供给处于过于充裕的状态。这直接带来了粮价下滑,农民增收遇阻等问题。本报从多个渠道获悉,中国政府即将发放500万吨玉米出口配额,以减少国内粮食供给,稳定价格。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将于近期开始竞价抛售去年保护价收购的玉米和大豆,以释放部分粮食库存,为下一步收储今年丰收的粮食做准备。

丰年困局

消息人士透露,500万吨玉米出口配额已经分配完毕,中粮和吉粮两大国有企业将各自获得150万吨出口配额,东北玉米主产省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则分享另外200万吨配额。

吉粮集团一位人士告诉记者,“配额基本定了,但是真正的出口工作还没有启动。”出口目的地仍然是传统的日韩、东南亚等市场。

对于吉粮,这是久违的大单。中国对玉米出口实施特许经营,吉粮是中国最大的玉米出口商。但2007年底以来,该公司业务停滞。

当时,粮食危机的信号引起了中国决策层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从2006年底开始国际国内粮价快速飙升,让宏观调控部门忧心通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全球性粮食短缺,30多个国家出现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中国领导人在2007年底10天之内连发三道指令,叫停粮食及相关加工产品的出口业务。国家粮食局一位参与当时决策的专家事后回忆说,之所以对进出口贸易踩急刹车,一则从数量上确保国内供应;更重要的是,在面对国际粮价上涨时,可以为中国粮油市场构筑一条“防波堤”,切断国际粮价向国内传导的通道,从而为政府部门的调控创造必要的微观环境。

反观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出口禁令对于中国安度粮食危机确实功不可没。

不过现在时过境迁,看上去粮食短缺的问题已经让位于粮食过剩。2008年,东北地区玉米产量较上年增加15%-20%。

但2009年的丰收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包括粮食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迅速跌落。在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从高峰时的1600元/吨跌至1200元以下。当地农民向记者抱怨,他们以最高的成本播种,却在物价最低的时候收获和出售粮食。

中国政府希望破解谷贱伤农的铁律,于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按照1500元/吨左右的保护价,在东北四省区陆续托市收购了3000万吨玉米。托市对保护农民利益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评估,不过官方储备系统却像陷入泥沼一样,在粮食市场上被套牢了。

除了3000万吨玉米,官方还托市收购了2250万吨稻谷以及725万吨大豆。近7000万吨粮食迅速填满了东北地区大大小小的粮库。用吉林省四平市一位地方粮库管员的话说,“现在东北大大小小的粮库基本都在为中储粮打工。”

中储粮是中国执行中央政府粮油收储政策的国有粮食巨头。

按照中国官方的托市方案,政府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然后再按照更高的价格向市场投放储备粮,以便把市场价格整体托高,同时政府可以避免背上沉重的财务包袱。

不过这个体系高估了政府的调控能力,东北地区一位不愿具名的粮食企业负责人认为,“至少在这一轮的托市收购中,第一,政府无法左右价格,收储了那么多的粮食,市场价格仍然比较低迷;第二,粮库库容有限。”

低迷的粮价使得政府无法向市场投放储备粮,从而使有限的库容越发显得紧张。“随着9月份之后新粮上市,政府不得不准备库容收储新粮。这就使政府在释放库容的问题上没有什么腾挪的空间。

粮价利空

虽然确认国储大豆和玉米将挂牌竞拍,但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起拍底价迄今没有明确。

这是因为,“主要是现在市场价仍然比较低迷,如果坚持顺价销售原则,竞拍活动肯定不会很顺利。”顺价销售原则,即国家储备粮的起拍价不能低于收购价。但是,目前这个原则能够施行的可行性不大。

按照此前的顺价销售的惯例,玉米起拍价极有可能是二等1550元,一等1590元。东莞一家饲料加工企业采购负责人对记者说,“假如我们在长春按照1550的价格买到了,再加上运费等各种费用,最终运到广东的成本不会低于1800元。”目前广东地区进口玉米的价格也就是在1700—1800元/吨之间。

大豆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沿海地区大量大豆压港,“总量可能超过350万吨”。

国储玉米和大豆投放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利空消息。一则巨量粮源的涌入将会冲击市场供求格局,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市场人士普遍预期,如果开始几周的拍卖活动不顺利,政府极有可能被迫降低起拍价。正如中谷期货经纪公司一位分析师所言,“现在主导权不在政府手里,不管是价格主导权还是数量主导权。”

在这种情况,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政府补贴出口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大豆出口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出口一定玉米还是有可能的。”国家粮食局一位专家此前曾建议说。

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国储玉米同样没有竞争力。不过“如果国家真的能够提供三四百元的补贴,再加上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出口还是有可能的。”前述吉粮集团人士说。

这意味着,中国财政需要为此提供20亿元左右的补贴总额。这让一些业内人士感到愤慨。“我们政府拿钱补贴咱们的农民我们也就认了,现在又要拿纳税人的钱去补贴国外的消费者,这样的政策实在无法让人接受。”吉林省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看起来,竞拍加出口的组合拳能否帮助中国政府破解丰年困局还是一个未知数。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