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粮临时收储政策有变(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平 市场传闻已久的秋粮临时收储政策调整的消息得到了官方的确认。国家发改委一位相关官员23日向记者确认,包括发改委、粮食局等相关部门正在就具体方案进行论证。
国家粮食局系统的一位专家也确认,该局也正就此广泛征求意见。“包括局里的一些领导,最近也到东北专门做过调研。”
10月中旬,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奔赴黑龙江,向当地企业、官员和农民征求粮食收购政策的意见和建议。黑龙江省是即将开展的秋粮临时收储的“主战场”。
去年秋季,由于经济危机冲击玉米、大豆价格严重下滑,中国政府首次在东北四省区启动了玉米、大豆的最低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这项政策占用了数以千亿计的农发行贷款,同时消耗数十亿中央财政资金进行粮库储备管理。中国政府希望借助这个工具,稳定粮食价格,令农民增收。
今年,在丰收局面下粮价仍然偏低,临时收储计划将第二次启动。不过,在此之前黑龙江、吉林,以及中粮集团纷纷向中央提交报告,抱怨这项政策扰乱了市场,损害了企业的利益,甚至危及就业和社会稳定。它们要求调整政策使更多人能从中受惠。
前述发改委官员表示:“东北的秋粮正在等着收储,我们在抓紧推进这件事。”但这其中涉及很多的问题,必须得由国务院决策。他表示,按最乐观的估计新政策“或许能在这个月底公布”。
多元化
由于尚未得到最高决策层批准,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的官员都拒绝透露政策修改的具体内容。不过,发改委官员表示:“基本上目前社会上争论的几个焦点,我们的调研报告和草案都有涉及。”
前述国家粮食局的专家也透露,目前官方的态度与此前中粮提交的报告“大的方向基本一致”。
所谓“中粮提交的报告”是指,大约一个月前,中粮集团给国务院提交了一份修改粮食临时收储政策的报告。这家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粮油食品央企希望打破中储粮独家垄断政策性粮食临时收储业务的格局。
中粮集团总裁助理、生化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岳国君对记者表示,希望分享政策性粮食收储这块大蛋糕。“希望包括中粮在内的加工贸易企业都有机会参与这个行动。”岳国君说,他认为,这样不但可以打破农民卖粮难、政策性收购网点不健全等问题,还可以显著降低托市收购的成本。
1 | 2 |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2009-12-07
- · 谢国忠:经济刺激政策不会退出 | 2009-12-07
- · 明年总基调延续今年 政策转折可能年中出现 | 2009-12-07
- · 明年总基调延续今年 政策转折可能年中出现 | 2009-12-04
- · 工信部牵手四大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不讲套话 |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