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专家称中国短期内很难实现强制减排

订阅
2009-11-25
华艳

经济观察网 特约记者 华艳  11月25日, 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透露,碳定价未解决导致每年全世界节能减排融资缺口高达1700-3000亿美元;专家认为中国短期内很难实现强制减排,建议建立市场化机制推进碳减排。

  素有中国智囊之称的中国社科院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京召开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论坛,邀请政府部门、学界以及企业参与,研究低碳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节能减排融资缺口高达1700-3000亿美元

  世界银行亚太区金融发展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在演讲中表示,目前每年全世界节能减排融资缺口高达1700-3000亿美元。王君透露,目前中国所有商业银行在节能减排上的信贷总量每年为270亿元人民币左右,主要用于新增节能减排设备,不包括原有设备改造。

  王君认为,无论各国政府如何努力,都不能解决目前如此巨大的融资缺口。必须吸引商业银行、私人机构参与节能减排的投融资。

  节能减排商业前景不明制约投资

  目前碳定价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节能减排没有商业前景,投资无效益,因此也直接影响金融机构投资。

  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叶燕斐介绍说,银行业对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的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没有显示出来。因为没有相应的优惠刺激政策,银行业更多的只是做一些示范性的项目,不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绿色贷款的短期盈利前景不乐观,制约了金融支持力度;与此同时,排放权交易市场因国际合作前景不明朗及交易制度不完善,排放权交易发展前景不确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称。

  世行专家王君建议,各国政府应该完善刺激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等,完善碳交易的计量、定价、交易机制。

  中国碳减排可能并行碳税和碳交易

  目前,中国政府趋向于以何种方式调节碳减排,还不明朗。以征收碳税或资源税的行政手段调节碳排放和以市场化的碳交易落实碳减排,是目前专家建议比较多的两种方式。曾刚分析称,两者并行的可能性更大。

  碳交易行业的代表北京环境交易所某负责人表示,更赞同市场机制调节。一年多来,他们正摸索自愿减排的机制。目前,国内进行排放权交易的公司达到10所左右,其中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排放权交易机构表现更突出。

  据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介绍,他们的合作方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已经联合20家企业,进行中国碳交易规则的探索。

  中国短期内很难实现强制减排

  业界普遍关心,中国碳减排是以强制还是以自愿的方式落实。曾刚分析认为,中国目前的现状决定强制减排短期内很难落实,自愿减排应该是目前的方向。

  曾刚的观点,与北京环境交易所某负责人的观点相似。后者预测,中国可能选择渐进式的自愿减排,碳交易从自愿加入、不限制减排目标的自愿项目市场做起,发展成自愿加入、强制减排配额的自愿配额市场,最终发展成为强制加入、强制配额的减排模式。

  专家建议从基础设施领域开始低碳转型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建议,电力、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领域优先开展低碳经济模式转型。

  据庄贵阳介绍:“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低碳经济指导方案已经完成起草工作。”有关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可能将明确。

(本文章由经济观察网和新浪财经合作推出)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