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水立方”发动赛后运营招商

订阅
07:04
2010-02-11
刘伟勋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伟勋 奥运大型场馆的赛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困扰各奥运城市的世界性难题。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之一——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立方”),似乎无需为此苦恼,因为在正式启动赛后运营的招商前,它就已经实现了现金流平衡。

而随着招商工作的展开和赛后改造的完成,今年7月将变身亚洲最大嬉水乐园的“水立方”,有望获得更多的收入。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水立方”10.2亿元的建设投资将如何回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这个身份独特的场馆如何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取得平衡。

从7:3到3:7

2月2日,“水立方”正式启动了赛后运营的招商工作,其对外招商的合作项目包括餐饮服务、旅游服务、商品销售、体育娱乐会展、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十余类。

为了更适于商业运营,“水立方”从去年10月起一直在进行赛后改造。据业主方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志雄介绍,“水立方”改造将在今年7月完成,改造的内容是在保留比赛大厅的基础上开放大众游泳健身区、游乐区、配套服务区等,使之成为一个既能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又能为公众提供水上运动健身、文化休闲、旅游参观等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室内多功能水上中心。

“水立方”预计在今年3月底、4月初完成谈判和招商工作,7月份重新对外开放。

赵志雄表示,“水立方”在商业运营方面,将主要采用参观旅游、大型活动、品牌特许经营三个途径。

此前,从2008年9月到2009年10月改造前,“水立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赛后运营,在上述三个领域都进行了尝试。一年间,“水立方”接待游客450万人次,组织了150余次大型活动,开发出了20大类、400余种“水立方”特许经营商品。截至目前,“水立方”赛后运营共取得约1.5亿元收入。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奇勇表示,目前“水立方”的收入结构中,门票收入和商业运营(含大型活动、场地出租、特许商品开发等)收入之比是7:3,公司希望短期内二者之比达到5:5,未来进一步调整至3:7,使商业运营收入成为公司收入的主体。

目前,“水立方”实现了现金流的收支平衡,收入已可以覆盖运行维护成本。不过,这距离回收建设成本,仍距离遥远。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母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市国资公司”)一位人士表示,随着商业运营的全面展开,下一步将研究“水立方”如何提取折旧,取得更理想的投资回报。

独特的国资

“水立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唯一一个由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其概算投资总额为10.2亿元人民币。

负责“水立方”建设和运营的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国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投资约36亿元的国家体育中心“鸟巢”,也由北京市国资公司控股并主导运营。

在北京市国资公司控股的众多国企中,“水立方”和“鸟巢”被纳入社会事业发展部,在企业定位和业绩考核上,都有别于金融服务、高新技术、现代制造等领域的国有企业。

北京市国资公司副总裁肖文德表示,母公司没有为 “水立方”、“鸟巢”制定具体的经济考核指标,其赛后运营工作以“社会效益为首,经济效益为本”,主要目标并不是赚钱,而是为更好地服务百姓服务,弘扬奥运精神。之所以积极开展赛后运营,也是为实现社会效益提供经济基础。

肖文德表示,除了“水立方”、“鸟巢”自身加强商业运营外,北京市国资公司还将借助公司持股的演出公司、体育赛事公司等关联企业,与奥运场馆相互支持,形成联动,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