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投二号正式获批 央企整合高潮来了(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康怡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国资委筹备了数年之久的资产管理公司——“国新资产管理公司”近日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
下一步,国资委将开始就该公司的架构、人事等细节进行安排,挂牌的日子指日可待。
随着这家被业内人士称为“中投二号”的资产管理公司的破茧,国资委又多了一只“可以信赖与依靠的推手”,央企的重组整合随之将驶入“快车道”。国资委此前承诺的今年将央企数量压缩到80-100家的目标,将因为它的诞生变得更加容易。
怀胎数年终分娩
近日,被外界称为“中投二号”的资产管理公司终于破茧而出,从最初的上报国务院到最后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准,这一步足足走了一年之久。去年3月,国资委就已将“中投二号”的草案报送国务院。
“国务院对该公司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多次向相关部委征求意见。”消息人士介绍说。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数位参与新公司筹备的国资委人士表示。
“中投二号”,是业内人士对国资委正在筹备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称呼。相对于中投公司下属被称为“金融国资委”的汇金公司,国资委打造的这家新公司,被参与组建的人士称作一个主要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中投”。
“中投二号”的破茧使得国资委旗下的资产经营平台从两个变成了三个。此前两个国有资产经营平台的试点分别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中国诚通控股公司。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经将它们形容成“国资委的一个可以信赖与依靠的推手”,是进行国有资本调整的重要平台。
“不管是国开投还是诚通,毕竟只是国资委的试点企业,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还是级别上来说,都不足以承担起这么大的产业整合功能。”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
相对于上述国资委的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中投二号不仅级别会高很多,而且性质也不一样,“中投二号就像是国资委的嫡系企业,而诚通、国开投和其他央企一样,是国资委的非嫡系企业。”知情人士说。
筹备细节
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的正式名字将被定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不过对于外界关注的人事安排还没有定论。此前一直有传言表示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将有望成为这家新公司的“一把手”。这种说法在此次国务院的批复中并没有得到明确。
1 | 2 |

- · 中投二号即将破茧 部委协调或成关键 | 03-01
- · 央企整合中投二号主营“退出” |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