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我们希望这是有效益、可持续的8%

订阅
07:48
2010-03-07
孙健芳 方迎定
经济观察报 孙健芳 方迎定/文 今年中央政府设定的经济增长率还是8%。与此相对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这是中国提了20多年,但依旧未完成的任务。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来自全球贸易的压力倒逼中国经济不得不转型。今年政府已经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口号变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又如何落实这个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变增长为发展

经济观察报:我们在20年前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口号,为什么我们现在仍在老路上盘桓?

尹中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已经20多年了,这是一个科学的发展观念,但我们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迷失,这种迷失是一种情结,是对GDP的迷思和崇拜,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政绩考核体系,即我们用GDP来评价一个地方的发展,地方政府是为GDP而GDP,这种考核体系一直延续到2008年第四季度。

2009年虽然我们提出了 “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调结构、扩内需”的目标,但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始终成为第一目标,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从2008年第四季度的 6.9%到 2009年第一季度的6.1%,之后我们用了9.5万亿财政赤字、9.6万亿新增贷款将经济增长率拉回到8.7%,回过头来,我们要反思,这样一个代价到底值不值?

十几年来,我们的投资率越来越高,我们的出口依赖度越来越大,但消费在整个需求结构占比越来越低,现在的居民消费只有30%多,远远低于美国,更低于印度。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还是换得一个2.4万亿美元储备?或是换年均百分之十点多的GDP的增长?

还有,大量投资是否能够拉动就业?我们现在把大量的资金投到基础建设上,但基础建设带来的就业弹性越来越小,前些年我们一个GDP能解决120万人就业,现在100万人就业都达不到,甚至达不到80万人,这就是说我们的增长方式不对。

总之,导致我们这次经济增速下滑的主因是内部结构,外部冲击只是一个外在因素。但我们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打断了我们自己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步伐,某些程度上我们又倒退了。

经济观察报:如果说我们在2009年倒退了,在2010年我们是否已经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比如我们这次已经将“转变经济增长”口号变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尹中卿:2010年最主要的任务是“转变发展增长方式”。十七大提法最准确,将过去简单的“增长”两个字变成经济“发展”,从之前强调经济增长转变到关注经济的结构、质量和效益,从外延的简单再生产转变为内涵的再生产。具体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从过去长期重视第二产业发展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转变;从过去较多依靠投资和出口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同发展转变;从过去高度依赖消耗能源、资源到提高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转变。

打破GDP迷思

经济观察报:现在我们不断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落到实处?

尹中卿:2010年我们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列为最主要的一项任务,但如何把它落实下去值得关注:

首先,我觉得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我们不要把经济增长率看得那么重,中国也不见得非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如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我们希望这是一个有效益的8%,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8%,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8%,而不是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的8%,靠出口拉动的8%,靠消耗能源留下污染环境的8%。

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GDP迷思,不要把经济增长速度看得太重,经济增长第一目标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能够提高,包括收入的提高;第二是为了解决就业,实际上解决了就业也是提高了收入增长。

第二,我们还要改革考核的体制,真正地把科学发展观放到实处,例如我们已经提到的要确定绿色GDP的考核指标,我们不仅要考核GDP,还要考核它的社会发展的程度、人们的幸福指数、福值指数等;我们不仅要考核经济发展,还要考核社会发展,甚至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第三个改革是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开放30年,我们成功的地方在于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1994年的税收体制改革,我们采取分税制,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地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这些体制都是建立在鼓励地方去追求GDP这个概念上,这种体制应该进行比较大的改革。比如财税体制上,我们可以建立地方财力与事权相适应的体制,避免把大量的财力集中到中央,再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地方财政就是吃饭财政,而地方的发展则依靠土地财政。还有,我们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等,现在我们过分地消耗能源、资源和环境污染的成本太低;另外我们也要改善投资体制、融资体制。

第四,要通过居民收入体制的改革,要提高劳动成本的价格。我们的职工收入在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国外劳动力的成本占整个企业开支大致70%,而我们不到20%,所以我们要通过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企业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成本,然后去逼迫企业提升产业的等级。

如果职工收入提高了,内需的动力就提高了,企业产业结构也提高了,这样我们的经济慢慢就会走向依靠内需的正循环中,期间可能有痛苦的过程,之前亚洲四小龙和日本都经过这样的痛苦过程,但是我觉得这个 “痛苦的过程”是很短的,也是必要的。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