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发现中央部门5170张假发票 金额1.42亿元
胡家源
16:22
2010-06-23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家源 据媒体报道,审计署6月23日公布,在抽查的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

这是中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提及的。

其中,8个部门本级和34个所属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背景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9784.14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等;12个部门本级和37个所属单位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接受虚假发票报账4456.66万元。

此次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还包括:

一是预算执行还不完全到位。56个部门中,有16个部门当年超预算支出8.74亿元,占这些部门预算支出的3.38%,主要是动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等未编入本年预算,还有个别部门因人员经费定额偏低而使用其他经费弥补,造成实际支出超预算;有40个部门年末预算结余161.26亿元,占这些部门预算支出的16.69%,主要是一些部门的项目库建设滞后,项目论证不够充分,年初预算未按要求落实到具体项目,有的预算资金下达晚,造成预算执行进度慢,当年项目预算没有完成而形成结转资金。

二是预算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56个部门中,有16个部门存在以拨代支等问题,涉及金额5.60亿元;19个部门存在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的问题,涉及金额14.09亿元;23家受托代征单位未按规定征收或上缴港口建设费50.85亿元。

三是一些部门及所属单位仍存在违反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具体是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多申领财政资金或瞒报收入和资产等,违规收费及未按规定征缴非税收入,以及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列支问题。

他还表示,审计署上报国务院或直接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04起,涉案人员473人。案件发生的环节和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涉及审批、决策、信贷发放和招投标等环节,其中发生在金融交易、国有股权转让和土地矿产资源管理这3个领域的有56起,占53.8%,而且一些管理较为薄弱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日益显现。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