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座/文 一日,当我苦苦思考中国经济结构最优机制和路径时,大禹治水的古老故事浮现在我眼前: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舜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终于成功。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扩大内需,内需主要是指国民消费,包括吃、穿、住、行、用、娱乐六个方面。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住”是内需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而前期房价的过快增长使房地产业饱受诟病,宏观调控也是围追堵截。房地产销量急剧下降,与房地产相关的各项消费也大幅度下降,如家电、家具、汽车等。也就是说,本是要扩大内需却压缩了最大的一块内需。究其原因就是采取了鲧的“堙、填”之法,非但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由于供给的急剧萎缩,房价和房租反而出现了上升的态势。这种调控措施实际上是陷入了“紧缩性陷阱”。
其实,房价的宏观调控如采取大禹的“疏导”方式,不但能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还能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城市化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可以通过多建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廉租房和公租房,建立科学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民生住房问题。住房的根本解决还是要依靠市场供给。
很多人说房价过高主要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房价上升过快。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大城市机会多,集中了国家很多优势资源,使很多人情愿没有房住也想定居在这里;二是其他很多城市没有对人才的吸引力。
要使房价合理,要采取“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去,促进中国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重庆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举多得,不但房价可以合理,而且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房地产调控不能单就房地产而房地产,它可以纳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整体战略。
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价格杠杆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价格杠杆是通过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主导经济运行的价值规律才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动力。现在很多经济管理部门采取价格管制等方式控制物价,这种“堵”的方式往往是违背市场规律的,有时不但不能控制好物价,还会使经济结构恶化。
新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需求迅速扩大,自然资源供给不足,价格上升,由此导致物价的上升。世界主要国家对资源价格上升采取“堵”的方式,不但没有能控制住资源价格的上升,而且加剧了资源的供给不足,走入了“紧缩性陷阱”,最终大堤溃塌,发生了金融危机。
其实,全球需求扩大时,资源价格上升是正常的,宏观政策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采取疏导的方式,加大新能源创新的力度。但是新能源创新之初,创新成本较大,只有传统能源上升到一个创新点时,新能源开发才有利可图。因此,宏观政策应当稳定经济政策,因势利导,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新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最终新能源革命要由市场力量来完成。如果一味地对能源价格进行“堵”,新能源的创新点就不会到来,政府采取补贴的方式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当传统能源价格上升,形成市场的新能源开发动力,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就会开始。当新能源可以规模化和集成化生产以后,竞争会使新能源成本下降,实现高增长与低物价。所以本轮经济危机必然是以新能源革命而结束,如果没有中间的能源价格上升,就没有未来的能源价格下降。那么,世界经济还会在危机的后半段长期徘徊。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无疑是对全球经济资源配置采取了“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这种疏导方式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出口产业升级;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但是,汇率在短期的上升,势必会影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外需下降。所以,中国在推进汇改的同时,出台了收入分配改革和人民币全球结算制度改革,这三个改革是浑然一体的。
通过这些配套改革,中国在外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内需会迅速增长,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幅度内国内物价会出现上升,从而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进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相反,如果中国在外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在国内采取紧缩的政策,很可能会出现日本汇改时出现的内外需同时下降的局面,使经济步入长期下降的通道。汇改实际上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通过全球结算机制的形成,将成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中国人在大量出口的同时,也会享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果实。这些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使经济国际化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关村在吸收全球人才方面采取了很多重要的措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中国个人所得税税基较低,税赋较重,出现了大量的人才外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政府除了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外,要采取疏导的方式,对于技术人员的收入要降低和免除税收。可以考虑在中关村设立个人所得税保税区,凡是海外和国内的高技术人才可以免收个人所得税,这样才能海纳百川,使中关村成为全球科技人才的制高点。对于中国一些西部地区,在人才税收和补贴方面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得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的收益大于成本,这样西部开发才能取得成功。
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调整经济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发挥好市场机制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需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这对于抑制过度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和调整分配关系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于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这些精神蕴含着“大禹治水”的精神,蕴含着按照价值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思想,蕴含着重要的科学发展的精神。
中国传承千年的自然主义思想,源远流长。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也要有一种“大禹治水”的理念。天地之间,自然法则为上,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经世济国之理,在乎道法自然。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 巴曙松:保障房不能代替商品房 2010-07-19
- 叶檀:可怕的重新刺激 2010-07-19
- 程实:中国经济的深层尴尬 2010-07-01
- 巴曙松:结构调整与经济运行新动力 2010-03-09
- “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是主要方向之一 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