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中国消费制高点 BCG建议企业应提早布局中小城市
康怡 李文博
2010-11-09 08:4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康怡 实习记者 李文博“到2015年,中国将可能成为第二大消费市场。”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该报告同时指出,与大城市的同类消费者相比,中国小城市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更愿意增加消费支出并进行消费升级。

为此,该报告认为未来中国较小城市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将为寻找新增长点的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报告撰稿人之一,BCG香港办公室合伙人廖天舒女士表示:“小城市市场拥有众多本土品牌,国际品牌尚未占据明显的领先地位。相比大城市市场,小城市市场的整合程度较低,因此为新进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遇。”小城市还提供了从分散的市场格局中获取较高利润的潜力以及塑造新兴中产阶级消费者行为的机会。

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数量在未来十年内将从1.5亿增长到4亿以上,其中三分之二将居住在小城市。到2020年,将有近800个城镇地区(包括城市以及乡镇的城区部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上海当前水平。

 报告另一撰稿人,BCG香港办公室资深合伙人许介燊表示:“未能进入中国小城市市场的企业将错过中产阶级迅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并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
因为对于企业而言,现在要想覆盖到80%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企业必须进入340个城市地区;但如果希望在十年内保持相同的覆盖率,则需要进入近550个城市地区。到那时,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于上海当前水平的城市或地区将达到800个左右。

不过,该报告也提醒说,企业在布局中小城市时,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其大城市业务模式可以简单地照搬到小城市。BCG研究发现,许多新近步入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不太深入,企业需要清楚地向他们介绍产品的优点和特性。这些消费者在购买前不像大城市消费者那样进行大量研究,他们更加信赖本土品牌和电视广告。

各小城市市场也各不相同,在消费习惯、产品偏好、分销渠道和市场格局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比如,南京和成都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最愿意增加消费支出并进行消费升级 ,而武汉和沈阳的同类消费者则对消费升级不感兴趣。由于中国的地区差异非常巨大,因此企业必须认真确定机会来源并在分配资源之前考虑增长计划的优先级。BCG的五步扩张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其应该进入的地区以及进入的优先次序。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