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违规商业化低调曝光 被叫停玉米品种仍在促销(2)
降蕴彰
2011-04-07 07:33
订阅
 1  |  2 

但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农业部处罚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态度有了转变,被查获的违规转基因玉米种子被认为是 “由于育种家缺乏经验,错误地引进国外转基因种子资源,导致培育出来的是实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品种”,最后定性为“从育种家本身,到育种单位,再到生产、经营企业,都属于无意识地犯了错误”。

操盘者

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在被查获的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当中,有3个品种的育种人都是有名望的资深专家,其中还有人参与甚至负责国家农作物品种的审定。

在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中,“登海3686”的育种单位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铁研124”是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中农大236”和“中农大4号”同属于中国农业大学。

“登海3686”的育种者李登海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登海种业公司的董事长,在国际国内有 “中国杂交玉米之父”之称。

“中农大4号”是出自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戴本人曾参与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研究,并在中国农业生物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中担任了玉米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

“中农大236”的育种人王守才也身兼教育部玉米育种工程中心主任、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多种职务。

知情人士透露,“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这两个品种自问世以来,就都归属北京中农大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具体经营。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由中国农业大学与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办。

中农大康成立之后的前几年内,戴景瑞曾一直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目前戴景瑞和王守才都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也身兼要职。

为弥补我国转基因种子管理政策的漏洞,农业部去年6月3日发出通知,明确对已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也要加大“种子的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检测力度”,还规定在种子执法检查中,“已明确将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检测纳入种子监督抽查和市场检查范围”。

但一位资深种业专家告诉本报,仅仅是在2000年-2008年,通过国家合法机构审定的玉米品种就达到3150个,更何况之前农业部对种子市场只是做“抽检”而已。目前很难预估国内市场上流转的水稻、玉米等转基因种子。

该专家还透露,目前查获的转基因玉米种子基本都是利用公益性科研经费,但由于育种者本身又在企业身兼重任,所以受利益驱动,一些企业和个人才“拿着纳税人的钱,去做企业的事”。

据多名种业人士表示,今年春节前后,“登海3686”、“中农大4号”等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就在四川、辽宁等省市热销,而参与推进促销的企业和商人当中,不乏生产和经营这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公司。在中农大康公司的中文网站首页,“中农大4号”、“中农大236”更是排在其他宣传品种的前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在其博客上透露,为推销“登海3686”等转基因品种,一些商人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高招,有的宣称是从美国引进的最新种质培育的优良品种,有的采取大返利、大减价的基金促销手段。

对此,佟屏亚撰文直言,转基因品种的某些官员、学者和企业老板,“结成了一条稳固的保护链和利益链”。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