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释疑“电荒”:60%发电能力闲置 结构性矛盾突出
于华鹏
2011-05-14 09:30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于华鹏 针对目前的电荒问题,中电联5月14日表示,数字显示中国60%的发电能力闲置,但从而得出“电能严重过剩”的结论违背电力生产基本常识,目前机组大面积检修系火电亏损所致,现状是电力生产和消费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中电联还针对2010年前11个月国家电网的利润同比增长1828%做出解释,称造成惊人数字的原因是电网企业在2008、2009两年中,由于上网电价单边调整补贴了发电企业,而出现了主业亏损,是政策性亏损,所以2010年的数字和2009年不能进行简单对比。

对于造成今年上半年发生在中国部分地区“电荒”现象成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外联部负责人张海洋表示,并非为“整个电力行业营业收入的65%,让国家电网一刀切走,从而导致电厂巨亏、电网暴富”,而是电力生产和消费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造成。

此前,有报道称201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而2010年,中国用电总量为4.19亿千瓦时,由此推出中国的用电需求仅为发电能力的40%,60%的发电能力闲置,从而电能严重过剩,爆发了严重的电荒。”

对此张海洋表示,“装机容量”和“用电量”是两个概念,装机容量的单位是千瓦,代表发电的能力,用电量的单位是千瓦时,“这两个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根本不能用比例的关系来计算,所以说用电需求仅为发电能力的40%,从而得出“电能严重过剩”的结论,是有违背电力生产基本常识的。

张海洋称,从数字上看,中国60%的发电能力闲置基本属实,但这是因为上述结构性矛盾导致,当前电力供应紧张与此有很大关系。

中电联认为,目前我国电源建设、电网发展从总量上看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需求存在逆向分布以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电力供需上,还存在局部不平衡。东部用电需求较大,但能源资源比较匮乏;西部用电需求较小,但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因此,我国电力供需不是 “严重过剩”,是结构性矛盾问题。

张海洋认为,当前,浙江、江苏、江西、湖南、重庆等地相继出现了夏季高峰之前的淡季电荒,与此同时,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则面临电力外送困难,“东部缺电,西部窝电”的问题的出现,即结构性矛盾造成。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