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地方新闻

一个城市的蓝藻防卫战

  
作者:杨光
发布日期:2008-04-2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光 今年太湖蓝藻再次提前登场。

4月初,太湖蓝藻已较大面积出现在靠近无锡宜兴市的太湖西侧和南侧。太湖蓝藻近年一般出现在7月至8月,但2007年则提前至5月底,导致无锡市发生供水危机。而今年蓝藻出现则提前到了4月。

整个太湖流域的城市都因蓝藻开始变得焦躁不安。

“所有处在太湖流域的城市都是风口浪尖,宜兴只是其中一个”,宜兴市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孙列锋说,宜兴市所有政府部门现在不得不接受一项共同的任务——环境治理,保卫太湖。

位于太湖上游的宜兴市,在去年蓝藻危机中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蓝藻危机期间,宜兴市5位政府官员因在对相关企业违法排污上“工作不到位”或“监管失责”,分别受到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行政撤职等处分。

然而,今年蓝藻又来了。记者看到,浙江湖州到宜兴丁山镇的太湖流域已出现了大面积蓝藻漂浮物。

气温是蓝藻暴发的催化剂,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整个城市的心开始悬了起来。上任不足半年的宜兴市环保局长刘建良每天工作13个小时,即使如此,他仍承认:“太湖蓝藻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想要杜绝蓝藻,几乎不可能。”

蓝藻与一个城市的烦恼

宜兴位于江苏省南端太湖西岸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历史上因紫砂壶而闻名的宜兴,改革开放后依着“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起家,后以化工企业为地方产业龙头,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梯队。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最新排名中,宜兴市列第7位。

“苏锡常地区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种自豪的表达在当地人的言谈中时常会听到。但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近年来一直面临蓝藻的困扰。

陈老汉8年前包下了太湖边的一块鱼塘,和老伴在这里养鱼为生。他说,现在这个时节,趁晚上有空的时候可以出来打打鱼,再过段时间湖靛(蓝藻)上来了,就打不成了。往年太湖蓝藻大面积出现时,几乎覆盖了整个宜兴湖面,河道中连船都通不过,那个时候就更不可能有鱼打了,鱼因为缺氧都死光了。

蓝藻的出现就像一场瘟疫,随着风向的转变在宜兴、湖州、苏州等各流域间来回转移。东风起时就到宜兴,西风起时到苏州,几乎所有的宜兴人都熟知这条规律,只要辨别风向,就可以判断蓝藻的到来。

这条规律在近几年中被打破。“前两年来的蓝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大的几乎快盖住湖面了,那个时候不论东风还是西风,宜兴都有蓝藻,而且特别严重。靠自然风似乎已经吹不动了,政府只好运来了专用的抽浆机,向岸上抽蓝藻。我的鱼塘就在旁边,蓝藻渗进了鱼塘,那年鱼塘的鱼就都死光了。”陈老汉夫妇说。

随着气温的升高,每年蓝藻的出现也成为一种必然。宜兴市周铁镇党委宣传委员张田田说,现在是个非常时期,蓝藻已经大面积出现了。这在太湖无法避免,若要太湖没有蓝藻,除非太湖没有水。

其实,宜兴人大多对此已习以为常了。相较之下,最关注太湖蓝藻的人群有两类,一是政府的官员;再一个是沿湖的农民——他们和官员一样,期待远离蓝藻。

官员的战争

和宜兴市不同,无锡市的饮用水来自太湖,所以太湖蓝藻对他们有最直接的影响。而宜兴的饮用水是来自上游横山水库,所以太湖蓝藻对宜兴最直接的影响是渔业和航运。

但是由于位于太湖上游,宜兴对于太湖的污染就难逃其咎。十余年来,宜兴市以传统化工产业兴市,经济发展迅速,但随之也产生了巨大的环保压力,不断有企业被曝光向太湖直接排污。同时,宜兴位于太湖西部多条入湖河流的下游,上游产生的各种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在这里汇集,最终进入太湖。

“对于宜兴来说,现在环保不光是环保局的事,而是所有部门的事,现在全市都在搞环保,防蓝藻。如果说环保局是首当其冲的话,那么别的部门就是推波助澜,帮他一把。”宜兴市政府一位官员说。

孙列锋告诉记者,从去年蓝藻暴发到现在,整个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除了周日外,就没有休息过。每天都在一线查企业、查排放,从早晨8点开始到一线,一直到晚上7点以后才能回到办公室,回家就到11点了。

对环保的重视同样体现在机构设置上,2008年3月,宜兴市环境监察局挂牌成立,人员设置近50人。据孙列锋介绍,将环境监察设为局一级单位,这在全国县市一级中还是第一个。

环保风暴中首当其冲的是宜兴市的支柱产业化工业。

宜兴市经贸局局长陆洪元说,截至2007年底,宜兴市关停并转化工企业274家,化工大镇周铁镇1995年化工产品产值占总产业产值的八成,现在缩减到不到40%,重点向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方向转移。

最大的动作始于2003之后。孙列锋说,宜兴市那一年开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超过半数以上的化工企业都被拿下了,失业的工人将从新的招商项目中获得新工作。

去年蓝藻暴发以来,宜兴市环保局主要工作围绕污染源控制和环保设施的运行监管展开。孙列锋说,近三年中,没有审批一家化工一类的污染型企业。以前会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获批就开始建设,现在环保局加强了一线巡查,发现有未批开工建设迹象,就及早介入。一个企业审批完成之后,何时进行生产,环保设施是否到位,五年来都是处于环保部门监控之中。

对于水样检测,宜兴市环保局实行河长制,重要端口每天专人检测,工作量比以往增加一倍多。孙说,以前监测水,取个水样也就行了。河长制之后,采样每天都要分析。太湖所有入湖口,均安装自动检测仪,环保部门随时调取数据。

“对于群众举报的反馈力度也在加强,但这块工作实在无奈。有的人不属于环保管辖的也投诉,环保局则要求凡拨打环保投诉热线就一定要到现场。曾出现多次的情况就是,别人养猪有臭味影响到了他,他就打电话投诉,环保局就过去协调解决猪的问题。“孙列锋无奈地说。

孙说,环保局最近刚来的女博士生,孩子一岁半,晚上还要值班,来了环保局就后悔了,尤其是很多会议都要晚上开,最晚到凌晨2点。

现在宜兴全市所有部门均以责任制形式参加了创建生态市工作。比如公安保障排污安全、财政局保证环保资金、纪委负责检查各部门人员是否参加环保工作、人大法工委则要配合环境部门制定相关地方法规等。

在宜兴市政府2008年的政府工作安排中,污水处理设施将投入3.5亿元,在目前10个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再建新的污水处理设施。

无奈的共处

对于宜兴人来说,蓝藻并不是个新鲜事物。宜兴市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孙列锋说:“太湖蓝藻其实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有了,而且年年有,有氮磷排放就会有蓝藻。蓝藻在近几年的大面积出现,根本原因是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在这之中又以生活污染为主。”

孙认为外界对蓝藻的定义将在5年内发生变化,将从原先的化工污染转变为生活污染。说到这里,孙无奈地笑道:“即使人和动物都没有粪便,空气中还有79%的氮气呢。”他说,按照日本专家的说法,把太湖完全封起来不进水,杀灭这些蓝藻富养菌也要至少30年。环保部门对蓝藻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监管,减少污染源排放。其余一点办法也没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太湖周边城市就开始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但治理环境动作依然不大。

大规模的环境整治还是在2000年之后。大批企业因环保问题而被经贸委强制关闭,化工行业的发展也不再像1990年时那么火热,政府开始有意无意地尝试产业转移,很多化工小企业都转到别的城市发展,或干脆转行。但此时环境污染已经积重难返。

曾在宜兴从事颜料合成生意的沈先生对化工行业污染水源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化工企业污染水源是个不争的事实,以前小型的化工企业比较多,环保投入又比较少,COD排放标准不达标比较普遍,投资满足不了环保标准又还要继续生产,企业就只能偷排,偷排的企业数量多了,有了量的积累,污染水源就在所难免。现在宜兴COD排放标准要求达到50,换做那个时候,所有企业都得死。

来环保局之前,刘建良在宜兴市审计局工作了十余年,他对本报记者说,环境治理不可能是一个短期行为,长期持续的治理能有一个善终就是最理想结果。蓝藻同样不例外,尽力做到杜绝蓝藻的大面积暴发是我们的目标,但指望太湖蓝藻在短期内杜绝是不可能的。

和刘建良想法一致,孙列锋说,蓝藻满足三个条件——“温度、水体、菌种”——就会产生。有人说消除氮和磷的排放就可以防治蓝藻,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生活污水,如不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治污标准,防氮和磷就是一句空话。

刘建良认为,宜兴所处的位置在太湖流域的下游,太湖的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流域上游的污染物排放下来经过宜兴流入太湖,太湖蓝藻暴发,宜兴自然成了罪魁祸首。

“宜兴现在不想说话,只想做事。因为话说出来让人觉得有推托责任之嫌。”刘建良说。

而环保部门的执法也时有掣肘,孙列锋说:“虽然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但环保执法手段还是太弱,举例来说,若环保局看到一个冒黑烟的烟囱,想要拿掉它,经过各种手续程序,等到最后执行的时候,已经过去14个月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