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速转型 打造现代服务业
网络版专稿 记者 丁杨 5月23日,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在“2008上海服务论坛”中表示,“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一个战略趋向,当前上海正在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服务创造价值
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教授指出,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奇迹”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能源紧缺,原材料消耗过高,成本高企等等,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竞争又少于前所未有的挑战。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服务制胜研究中心主任Stephen Brown教授,他表示,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缓解资源和能源的紧缺状况;制造业服务的导入,则在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制造业自身的转型,公共服务部门效率的提高,将在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进福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该中心20多年来致力于服务管理与服务营销的研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也最享有盛誉的服务产业研究机构。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上海的发展模式举世瞩目,其高速前行的服务业更是引人关注。”复旦大学服务营销与服务管理中心主任范秀成教授介绍说,“2007年上海服务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第二产业开始向第三产业转化,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与日俱增。事实证明,服务业日渐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创新已成为了其长足发展的必需。”
上海服务战略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坚表示,上海将加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服务经济战略高地,到201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55%左右。
“纵观全球发达城市服务业大多达到两个70%,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70%。”王坚说,“从上海目前来看,上海服务业比重虽然超过了50%,但是这和7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生产型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不多。我们还有很大的面向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空间。”
2007年,上海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223.8亿元,同比增长15.2%;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78%;重点领域发展迅速,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已达14家,在沪外资法人银行总额占全国外资银行总额比重近60%,港口货运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此外,上海已全面启动20个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综合等4个现代物流园区;成立了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整合钢铁工业、船舶工业等16条旅游产品;引进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创意设计企业。
在未来的4年中,上海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优化整合地方金融机构,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积极推进金融衍生品;支持和完善资本、货币、外汇、期货、黄金和产权市场建设;加强信用诚信体系建设,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到2010年,上海将初步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
- 前方医务人员:灾区应加强综合会诊 | 2008-05-28
- 恒生(中国)于上海开设第十家网点 法人银行成立一周年网点数几近翻番 | 2008-05-28
- 银监会抽查暗访商业银行奥运金融服务 | 2008-05-28
- 财政部提请交行股东大会再次追加公司对外捐赠额度 | 2008-05-27
- 公安服务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策 | 200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