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芬河:百年口岸的起落(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勇 10月底的绥芬河早已进入寒冬。
“去哪儿您?”出租司机张和平在旭升国际大厦门外等客,眼睛一边四处观望,一边从上衣袋子掏出烟,点上。
开车11年,这位从河南来的出租司机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练就了“好眼力”。
“拉11年出租了,我可以一眼看出乘客是不是当地人,你信不信?”
张和平说,绥芬河外来人口占了大多数。满大街上随处可见操着各种口音天南地北的人,而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赚钱”。
从一个人口只有2万的小镇,衍生至今16万人、460平方公里的全国百强县市,绥芬河因口岸贸易而闻名,也因口岸贸易而忧愁。作为中俄边境的“百年口岸”,绥芬河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仅26公里,距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230公里。
中俄贸易经历诸多曲折,绥芬河也因此沉寂或者繁华。10月12日,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普京10月的访华之旅,给中俄贸易的前景带来了希望。之前,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师傅,去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餐厅。
张少平正在餐厅里和员工谈话,那个员工刚接到俄罗斯顾客的投诉,原因是没有微笑。
张少平是马克西姆的老板,而马克西姆是当地最大的俄餐馆。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时,来绥芬河吃的俄餐就是马克西姆安排的。
“我亲自安排的,刀叉还是从马克西姆带过去的。”张少平说。
在马克西姆鲜有中国人的身影,除服务员和老板,清一色俄罗斯人。
“我这里有三个最,第一,俄罗斯食客最多;第二,换桌率最高;第三,服务员的俄语最好。”张少平介绍。
张少平说,金融危机前马克西姆的俄罗斯食客一年可达10万人之多,而现在顾客数只有之前的一半。
“不过在这里做生意,做得最大的还是福建人。”
福建人
“绥芬河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绥芬河市发改委副主任黄继杰说,当地土生土长的只有2万人,其他都是外来人口,一个人后面都带着许多的亲戚家人。
“当地人要么进了政府,要么就吃地户,守着房子收房租,很少做贸易。因为脑子没有南方人转得快。”黄继杰笑着说。

- · 跌荡一百年连载六 | 2009-11-25
- · 跌荡一百年连载六 | 2009-11-24
- · 跌荡一百年下卷连载五 | 2009-11-18
- · 如何"百年好合" | 2009-11-14
- · 新长安如何“百年好合” |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