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事城”兰州:重化工隐患(1)

订阅
06:26
2010-01-16
陈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勇 “地震了!”三个字还没喊出口,张学忠已经坐在了地上。随后家里的屋顶和天花板哗的一下塌了,门窗上的玻璃也全成碎片散落开来。

巨大的冲击力把张学忠掀翻在地。他跑出门后才知道不是地震,是附近的兰州石化分公司303厂316罐区发生了爆炸。此时,工厂上方的天空已经腾起一股白色蘑菇云,滚滚浓烟不断冲天而上,红黄色的火焰足有20层楼高,一股热浪迎面袭来。

张学忠是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源村6社的村民,长期以来他一直与303分厂做“邻居”。在他印象中,此次的爆炸是这些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根据甘肃省的官方通稿,发生于1月7日的这次爆炸由轻烃液化气爆炸引起,造成6人遇难,1人重伤,5人轻伤。经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无有毒气体排出,消防用水全部进入隔离缓冲池,经检测,对水体没有污染。

在这起事故中,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迅速应对和对媒体公开透明的做法,赢得了中央高层和社会的认可。但事故所带来的反思,更值得回味。

迁村的念头

1月14日,最后一处明火熄灭,惊魂未定的张学忠叙述起当天的经历仍心有余悸。他说:“搬,一定要搬,说啥也要搬,这地方没法活了。”

张学忠搬家的念头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07年时就已萌生。当年2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发生闪爆失火事故,造成6人轻伤。

“那次也是非常严重。”张学忠说。当时为了避免更大的伤害,当地政府组织他们集体到排水公司二水厂后门处临时躲避。

“不过人到那了,就没有人管了,政府都忙着救火去了。”张学忠埋怨说。

桃源村分布在西固区广河路附近,南北两面是兰州石化分公司的各类球罐,西边是废弃的兰州铝厂遗址,铝厂旁边是一条铁道专用线。

桃源村有村民3000人,900余户,村子两面都紧挨着兰州石化的厂区和球罐区。爆炸发生后,由于爆炸产生的巨大震荡和冲击力让村民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防止房屋进一步坍塌伤到人,许多村民来到西固区政府大厅避难、取暖。

桃源村村民陈立功表示,自己已经在区政府大厅呆了4天4夜,乡里派人一天管两顿饭。

“这个只是暂时性躲避,谁能保证以后不爆炸?”陈立功说,而且我们也已经受够了污染和爆炸的威胁,我们要求政府迁村。

“有家不能住,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长期以来也没有任何的污染补偿,村民反应十分强烈,现在都要求搬走。”桃源村村长管齐林苦笑着说。

对于管齐林来说,现在是两面为难。一面是来自上头的压力,一面是村民的压力。作为村长的他非常清楚,村民们惧怕的是什么,因为自己和村民一起都在遭受粉尘、异味、噪音甚至射线辐射的威胁。

兰州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处一名官员坦言,那些地方确实不能居住,拖延到现在没有搬迁,是由于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积累所致,而且造地、盖房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表示,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苦,企业有企业的苦。

兰州石化公司另一名高层管理人员透露,这次发生爆炸是因为产品存在“三老”问题:老设备、老技术、老工业。这些产品一般年限在15年左右,如今都40年了。

该高管坦言,目前总公司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初步答应进行更换、更新,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过去40余年,兰州石化公司鲜有重大事故发生,但近年来却事故频发。从2002年起至今就已经发生过6起重大事故,造成19人死亡,32人受伤,45人中毒。

根据兰州市西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瞿伟的介绍,目前大厅里的村民已经离去,事情正在进一步解决当中。

中共兰州市西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书林表示,区政府和石化公司已经召开过联席会议,第一步是把农民的房屋修缮好;第二步才是组织搬迁问题。

杜书林说,先由中介公司对受损房屋进行估价,计算出补偿费用,然后再发放。他强调,区里一定会将老百姓的受损情况实事求是地统计出来,客观公正地进行补偿,石化公司也在积极处理善后事情。

他直言,村民的最终目的是要整体搬迁,这个要求三年前就已经提过,但这牵涉到很多部门,也需要上级批准,还有搬迁的费用问题,这都需要时间解决,希望村民能理解。

“三年又三年,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张学忠无奈道。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