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让路 洛阳邙山东汉帝王陵墓群被回填
陈勇
08:16
2010-05-24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勇 日前,经济观察网记者调查了解到,受连霍高速郑-洛段扩建影响,位于洛阳邙山陵群境内的东汉帝王陵墓群部分墓冢已经被回填。5月23日,洛阳市文物局有关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证实,经过长时间的考古挖掘,在洛阳邙山陵群境内除发现三国名将曹休墓外,还发现了16.7万平方米的东汉帝王陵墓群,但因遭遇当地发展,东汉帝王陵墓群将面临回填,永无出土之日。

该人士称,这个墓群是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群,对东汉王朝的历史研究具有极大考古价值,也将填补我国东汉陵寝制度的实证空白,同时该遗址无论从发掘面积和发掘部位的重要性以及遗址的保存完整性上,都远远超过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如果遭遇回填,届时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据上述人士介绍,5月17日,在宣布发现曹休墓的时候,实际上也公布了发现东汉帝王陵墓群的消息,只是这一消息被媒体给忽略了,并未受到重视。

据了解,与墓群冲突的是连霍高速郑-洛段改扩建项目,承建工程第十一标段的是中国铁建十一局一公司。目前,受连霍高速郑-洛段扩建影响,东汉帝王陵墓群部分墓冢已经被回填。

知情人士透露,连霍高速公路郑-洛段工程改扩建以来,文物部门多次与施工方协调,要求暂缓施工,但协调一年多来,施工方从未暂停过施工,并违规取土,造成许多墓冢被严重破坏和消失。

据悉,连霍高速扩建目的是配合河南发展大经济,在全省形成3小时的高速圈。

在现场参观的一名洛阳市民表示,洛阳是捧着金饭碗讨饭,根本不是知道文物的珍贵。以前都是活人为死人让路,现在是死人为活人让路,这个代价太大了。

据了解,曹休墓和东汉帝王陵墓群均在洛阳邙山陵群境内,洛阳邙山陵墓群作为全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是中国帝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之密集、数量之众多、延续年代之长久,堪称中国之最。

一份资料显示,洛阳邙山陵群埋葬有6代24位帝王,其中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洛阳邙山陵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洛阳邙山陵墓群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

河南洛阳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古代都城,前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建都时间长达千余年。在洛阳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古代陵墓和陪葬墓群。洛阳之北的邙山属于低山丘陵地带,黄土层深厚,黏结性好,坚固致密,适于营建墓茔。从东周起,定都洛阳的很多帝王百年之后都安身于北邙,形成了洛阳邙山陵墓群。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