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然 据《广州日报》报道,5月30日,在深圳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中,致公党市委会提议下大力气加快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代市长王荣透露,深圳关内外一体化方案已获批,即将印发公布。他同时表示,政策的出台,确实为深圳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但要真正做到特区内外一体化,还需要若干年的精力、财力、物力等。
据该报道称,5月30日上午,王荣透露称,“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已经获批,国家的批文已经在印刷厂了。”在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特区外扩”有望成为现实。但是王荣昨日并没有透露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的具体内容。
据《证券时报》报道,在昨天的发言中,致公党深圳市委会认为,扩(二线)关或撤(二线)关是关内外一体化的最重要步骤。深圳应及早研究撤关的实施步骤,一旦中央政府批准特区外扩,应尽可能采取“撤关”的方式,最快速度地消除布吉、梅林、同乐、南头等主要关口对深圳关内外交通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昨日的会议上,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韦朴就加快推进特区关内外一体化发言。他表示,30年前,作为试点,深圳通过设关被划分为两部分,分别按不同法律和条例进行管理,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香港平稳过渡10多年后,这种划分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王荣对此也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希望尽快解决目前存在的、困扰深圳的“一市两法”问题。
据了解,去年获批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经将特区扩容方案“提上日程”,并着手了相关的专项调研工作。而且,深圳起草的特区扩容的方案也于去年10月正式提交给国务院。王荣坦言,要真正做到特区内外一体化,不是一个国家批复文件就可以解决的。目前,特区外的开发水平、开发密度、开发潜力跟特区内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落差,依然需要花若干年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规划、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推进。
据《南方日报》报道,1982年前后,一道东西全长约90.2公里的边防管理线把深圳“一分为二”:“关内”属“特区”,由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组成,总面积395平方公里;“关外”则是宝安、龙岗和2007年成立的光明新区及2009年成立的坪山新区,总面积1557平方公里。由于地方立法权仅限特区内,一直以来,深圳面临着“一市两法”的尴尬。
- 深圳市委书记称关内外一体化方案已获批 2010-05-31
- UPS启用深圳亚太转运中心 2010-05-19
- 深圳发展绿色建筑将涵盖保障性住房 2010-05-18
- 接受深圳辐射 主动对接惠州 2010-05-17
- 深莞惠经济圈:先行者的短板 201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