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次移民(1)
刘金松
07:44
2010-06-10
订阅
 1  |  2 

对于移民者来说,故土是最难割舍的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金松 军用卡车拉走了家里的所有物件,连尿罐子都没留下。担心水土不服的女人们,还从倒塌的房屋中,拿上一块土坯,到移民点后放进水缸里,用来改良水土。

6月1日中午,淅川县张冲村。坐在自家略显破旧的院门下,83岁的赵汉林老人回忆起44年前移民时的情景,依然是记忆犹新。

那次因丹江口水库修建而导致的移民让他真切体会到了离家之苦。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只是他一生中辗转漂泊的开始,他说自己从生下来起已经搬了22次家,称得上“移民”的有5次。

44年后的今天,已届耄耋之年的他,正在面临着自己的第六次移民。

移民之于淅川,既有沉重的记忆,也有严峻的现实。52年前,丹江口水库的修建,使包括赵汉林在内的20万淅川人相继泪别故土;如今,南水北调的推进,又将使16.13万的淅川人搬离家园。今年6月20日,淅川将启动丹江口库区第一批6.5万人的大规模移民搬迁。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淅川移民力度和强度在中国水利移民史上少有。

半生移民

此次赵汉林将搬往5公里外的张冲新村。张冲村的移民分两部分进行,其中的807人和赵林汉一样搬往张冲新村,移民安置房已验收完毕;另外的162人,将在原村的基础上,再次后靠(搬迁到更高的位置)安置。

根据目前的移民部署,6月20日,是张冲村开始搬迁的日子。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六次移民,赵汉林说他已经操不了这个心了,那都是儿孙们的事情了。

虽然移民新村的楼房气派、漂亮,离张冲村所在的九重镇政府也更近,但还是有人要争着留下来。村支书张激芳说,“有的村民认为,这边山好,水好,环境好,但水淹之后,剩下的地只能容纳160多人。”动员工作从2009年7月份就已经开始,有10多户人家为了留下来,还不断地上访、告状。

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第一批6.5万移民将在2010年8月底前完成;第二批8.5万人将在2011年4月底前完成。此前已经完成了1.08万移民的试点安置工作。

就单个县的移民规模和强度而言,淅川的此次移民刷新了中国水利移民的新纪录,远远超过了小浪底和三峡水库移民中移民最多的新安县和万县。

这是赵汉林的第六次移民,他这半生,都和颠沛流离相关。1958年,为了驯服暴戾的汉江,丹江口水库正式上马,同时也拉开了淅川移民的序幕。

1961年6月,库区124米以下的居民开始向外搬迁,赵汉林所在的淅川县李官桥也在被搬迁范围。赵汉林被安置在100公里之外的邓县,同村的人除了投靠亲友的,大多去了邓县。

赵汉林第一次的移民经历没有持续太久。1962年,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大会的第二天,丹江口工程被要求暂停。

一些外迁移民开始回流。赵汉林和自己的家人加入了回迁大军,回到原来的村庄安顿下来。

1964年年底,国务院批准丹江口工程复工。一些回迁户再次面临搬迁的命运,其中包括赵汉林。

1966年,赵汉林开始了第二次移民搬迁。当赵汉林和其他384名村民到达位于湖北省荆门县子陵区革集公社的移民接收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打的土墙也就罢了,还没住就裂了15厘米宽的缝。”赵汉林说。

“日子很苦,每人每个月28斤粮食,4两油,大人和小孩混在一起,才刚够吃。”赵汉林说。

粮食的紧缺加剧了移民和迁入地之间的矛盾,偷盗现象开始增多。移民和迁入地群众因土地纠纷而产生的矛盾也不断出现。最激烈的时候,双方还动了枪,出了人命。

为了减少移民和当地居民的冲突,整村搬迁的移民被打散,以家庭为单位插入到不同的生产队。

分开后的移民开始出现新的问题,“以前种旱田,现在种水田,活搞不到一块。”赵汉林说。当地技术好的,一天可以插2亩,他一天只能插2分地,效率只有别人的1/10。

赵汉林认为,时间长了应该也可以适应那边的生活,但就像女人过日子一样,“不安心,就过不好。”

在1976年7月20日,移民湖北10年之后,赵汉林又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了淅川,投靠了相距原来村庄不远的张冲村的朋友。在张冲,从湖北回流的移民有100多人,占当时赵汉林所在的移民点总迁移人口的1/3强。

如今,赵汉林的哥哥还在湖北,“孩子们结婚、出嫁有大事的时候,会来回走动,平时走动很少,太远。”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