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经过6年试点,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已进入攻坚之年,如何巩固改革成果,避免前期改革中出现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成为当务之急。湖北省推行的“以钱养事”新机制,值得借鉴。
据新华网报道,所谓“以钱养事”,是指在分流10万乡镇“公家人”后,把过去由乡镇政府提供的农村公益服务,改为向有资质的服务组织或专业人员购买,并赋予受益对象签字权、监督权,让群众掌握话语权,进而巩固乡镇机构改革的成果。
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农技站的技术员徐建国表示,咸安区乡镇机构改革以后,站里13个人全部从“公家人”变成了“社会人”,不再是事业编制,镇政府通过公开竞标,聘请了4个人负责全镇农作物保护和农业技术推广,每个农技员负责1万亩农田,每亩田一年1元“以钱养事”服务费。
按照现在的收入结构,徐建国每年预计可获得1万元劳务费,比改革前多了两三千元。不过能否能到满额,还要看其工作成效。
据其介绍,其工资构成为:基本工资300-400元,其余根据农民群众的打分和签字考评,年终结算。
改革后的乡镇机构,只设3个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规模较小的乡镇只设一个综合性办公室,乡镇领导班子实行“交叉任职”。
乡镇原来的事业单位,如农技站、文化站、水利站等,“七站八所”一律从行政事业单位脱钩,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这些部门单位原有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招标,实行服务项目采购,达到所谓的“以钱养事”的目的,即政府“埋单”。
政府给群众发一张监督卡,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了,就在监督卡上签个字,年终由政府考核组到农户家里检查监督卡。
年底考核结束后,镇公益服务中心根据个人考核的成绩发放报酬:90-95分的发全额薪水,60-90分的按比例扣除部分薪水,得分在60分以下的人员不再续约,得分95分以上的除应得报酬外还有年终奖金。
- 体改委:改革的“中枢” 2010-06-30
- 网游新规出台一周 网游企业忙“改革”应对 2010-06-30
- 提价5元广深铁路被逼商业化 2010-06-30
- 教改下一步:动起来 2010-06-29
-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