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甘肃张掖丹霞因资金缺口退出申遗
周靓
2010-08-17 12:10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靓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近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此次申遗成功的六大丹霞地貌皆在南方湿润区,唯独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的西北张掖丹霞地貌西北丹霞地貌缺席。最终与世遗无缘。

据了解,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张掖市旅游局表示,2007年初,建设部给张掖市发函,将张掖丹霞地貌列入申遗行列,甘肃省政府也同意张掖丹霞地貌申遗。

但就在申遗项目启动之时,张掖市认为张掖丹霞地貌申遗条件还不成熟,决定退出“中国丹霞”申遗行列。

据了解,2007年初,“中国丹霞”申遗启动之时,张掖丹霞景区几乎还没有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成立专门的管委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张掖不得不“忍痛割爱”地决定退出申遗行列。

据媒体披露,湖南莨山得到3.3亿元的拨款支持承诺,广东丹霞山上报资金支持1.4亿元。如此巨大的投入或对经济不发达的张掖而言是个现实难题。

张掖丹霞地貌错失“世遗”良机,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感到特别遗憾,“一旦纳入新的遗产体系,保护也将越来越好。”如今张掖丹霞地貌仅局限于甘肃省一级的范围内,下一步景区的建设保护面临不小的困难,付出的开发营销成本也将大大增高,而且独立做“也很尴尬”。

把多勋表示,张掖丹霞“失遗”及其错失发展良机,根源还是地方观念落后的问题。

中国丹霞地貌的申遗之路

1993年,在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彭华首次提议广东韶关的丹霞山申遗。2006年7月,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在甘肃张掖召开,湖南崀山提出全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的建议。研究会通过了由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牵头联合申报“中国丹霞”地貌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倡议书。

2006年12月,“‘中国丹霞’地貌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召开,会议决定,将以“中国丹霞”地貌的名义,整合国内具有申报条件的丹霞地貌区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2007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召开,与会专家提出,中国丹霞地貌规模巨大、类型多样、差异显著,筛选名单要慎重、要突出特色、更要考虑为以后的进一步工作创造条件,建议中国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区以不同的方式申报。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