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30亿的马与1300亿的车
陈哲
2010-09-29 07:3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哲 正在高速快跑的连云港遇到了烦恼。

这座曾被誉为新欧亚大陆东方桥头堡的海滨城市,自从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就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复兴之旅。

尽管作为名义上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但连云港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却排在江苏沿海大开发涉及的三个地级市的最后。为了实现赶超沿海发达地区的目标,连云港启动了数千个规模以上的项目和千亿级的投资规划。

然而刚上230亿元规模的地方财政,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投资需求。连云港尝试大力发展被各地屡试不爽的地方融资平台,但这一渠道正在被中央政策所收紧,而新的资金渠道还远未建成。

倍增压力

所有的压力来自规模空前的大开发。

在过去的一年中,连云港迎来了重大项目的丰收。“我们签下了1300个超亿元的项目,仅超1亿美元的项目就有100多个。来连考察的客商就达到1.5万个。”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说。

在当地官员眼里,如此密集的项目是连云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按照江苏省给连云港提出的要求,连云港要在2020年以前,赶上和超过国内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当地依照这个要求,为自己制定了一份 “335”行动纲领:自2009年后的第一个3年,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其后三年,再翻一番;再五年,翻上一番半。2020年,连云港的GDP将达到8000亿~9000亿元。

连云港市发改委投资处的一位官员说,虽然这在现在看来,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大家都充满信心。

除了由央企组织实施的2000万吨南钢特种钢、中石化炼化一体化、1000万千瓦田湾核电站外,超过290平方公里的临港盐田——徐圩工业园区将以较低的成本承载大量的项目。当地主政者认为,5年后,仅这片仍然在整理的盐碱地将实现4000亿元以上的产出。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是连云港倍增计划中的一部分。当地人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处于江苏省最北端的连云港区位优势明显,但薄弱的基础设施成为城市发展最大的瓶颈。

“它使得连云港的战略重要性难以凸显,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悟。”王建华说。这位皮肤黝黑的市委书记,在沿海开发战略前给江苏省省委书记梁保华写了一封长信,提出连云港16个“卡脖子”的基础设施问题,要求上级给予支持。

“那一年,江苏省决定给连云港投入300个亿,我们当地财政也配套了100多个亿。”这些资金的投向包括连云港的公路和铁路建设,目标是使连云港从一个交通的端点变成枢纽。

官员们在王建华的领导下,还认识到了城市面貌是否“令人怦然心动”,将是连云港能否吸引项目的关键,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于是被提到了与工业项目和基础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平台烦恼

所有这些都需要巨量的投入。

按照连云港市的计划,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应达到1300亿元,力争14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达到800亿元以上。全市临港产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0%以上。而去年的这个数字,已达到了1000亿元。

这对一个年财政收入不到300亿元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不过,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他们拥有特殊的杠杆——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王建华说:“真正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入,不靠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是没有办法支撑的。”

来自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人士介绍,去年1000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七八成,都来自于地方性投融资平台。

连云港市目前拥有港口集团、连发集团、金港湾、开发区新连海公司、徐圩新区开发建设公司等八大国有融资平台,一些集团下面还有数家子公司。主城区和下面的区县也都成立了县区级投融资平台。

截至2009年10月底,8家投融资平台总资产为533亿元,净资产为280亿元,平均负债率为52.53%。不过,这些企业同期的营业收入总额为45.98亿元,利润额仅为1.7亿元。

这样悬殊的收支状况,同样存在于国内诸多地方融资平台财务报表中。这令中央意识到了巨大的风险,并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查。

不过,王建华认为当地很多投融资平台并不是国家收紧的对象。“从严格意义上讲,连云港没有所谓的投融资平台。因为我们组建的国有投融资公司,不承担开发任务以外的政府授意的项目,完全是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的,包括开发区园区都是按照市场化规律整合。”

尽管一份递交给当地政协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34亿元。但当地的投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仍然在担心全年的任务是否能够完成。

“政策收紧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类似徐圩新区开发建设公司这种搞基建、‘抛填’的平台。由于他做一级土地开发,资金回笼很缓慢,银行在放贷时非常谨慎。”一位连云港金融办人士说。

金融汇聚?

过去的半个月里,一个令当地振奋的消息是,酝酿已久的“江苏省沿海开发银行”(简称“江海银行”)将落户连云港。“这个已基本确定下来。”王建华说。

按照江苏沿海开发的规划,金融基础薄弱的江苏沿海地区,可建设一个地方性的银行,来帮助实现其庞大开发目标。

将银行总部设立在自己的地盘,其意义不亚于进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序列中,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此前都争得不可开交。

虽然新的区域银行的成立得到了初步认可,但其审批过程仍然漫长。

连云港还在寻找一些其他办法来筹措资金。上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人士介绍,正在与如国家开发银行、浦发银行等商讨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事宜。

“问题是,它都需要持续的项目支撑。否则,银行不会来设立机构。”上述人士担心。

该人士介绍,股权投资基金、资本市场都被当地金融部门酝酿作为资金筹措的来源。但所有的渠道建设,仍远未成熟。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