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三号线隐瞒不合格数据 调查报告明公布
吴娓婷
2010-10-14 12:05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娓婷 高级工程师钟吉章反映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检测数据作假一事,其中施工方只上交了两页检测合格的报告,隐瞒了另外两页不合格的报告。目前,广州市建委已介入调查,初步认定施工方存在将检测不合格的报告向工程业主方、监理方和设计方隐瞒。市建委表示,将于15日公布调查报告。

年近七旬的钟吉章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题目为《“冒死爷”爆料:通往2010广州亚运会的死亡之路》。他在博客中称,在北延段联络通道项目完成后,业主方广州地铁总公司最早委托检测机构对通道进行了检测,得出结果为不合格。随后,项目建设方——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两次委托另一家检测机构,结果仍有一半数据不合格。施工方只上交了两页检测合格的报告,隐瞒了另外两页不合格的报告。

13日,广州市长万庆良对当地媒体表示,(目前未开通的)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工程(如果)不符合安全标准,绝对不会投入使用。

然而,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到底是否安全,除了施工方,围绕地铁建设及验收的各方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尚有疑云待解决。

设计方曾验算证明通道结构安全

随着多方对该事件的调查,作为最终把控方的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验算亦受到质疑。

地铁公司向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发出回应,称虽然联络通道混凝土强度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但安全结构是合格的。

广州地铁公司作出上述结论的依据在于,其在得知工程复检结果不达标后,“通知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安全的验算”。地铁公司称,此次验算采用的数据,是项目此前三次检测中的最小值(混凝土强度推定值25M pa)。

该验算结果于2009年10月10日由设计单位向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同年11月18日,地铁公司组织了验收。根据国家验收标准要求,设计方的验算结果即为最终的验收依据。

据当地媒体报道,设计单位及地铁公司均表示无法向公众公布验算结果。此外,地铁公司承诺验算结果确实证明结构是安全的,“如果结果真有问题,那除非设计方的验算有问题”。

三号线北延段该处联络通道的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介绍,他们曾经两次对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嘉禾至龙归区间2标的联络通道安全结构进行了验算。第一次是在该通道工程验收前,一次是在广州地铁公司得知钟吉章反映的问题之后。

项目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他们可以对自己的验算结果以及安全申明负责。

不达标报告如何被隐瞒?

2009年8月31日,在土建工程完工后,广州地铁总公司委托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对北延段施工6标【嘉禾站—龙归站盾构区间(二)】土建工程进行了第一次检测。 这次检测的对象即一条联络通道,连接于南北双向两条主隧道之间。

检测中心9月4日出具的《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显示,工程设计强度等级应为C30。而6个检测点的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M pa)分别为30.9、21.9、23.6、24.5、27.6、28.7,仅一个检测点数据达标。

随后于9月11日、9月29日,施工方———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自行找到另一家检测机构——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工程作复检。

11日钻芯两组,共六个芯样,构件强度推定值为25. 5MPa、36.4MPa;29日也钻芯两组,构件强度推定值为40.4M Pa、26.2MPa;即构件强度应判为不合格。

钟吉章对本报表示,这四个结果被分别写在四张报告上,在上交过程中,“不合格的两张报告无故被消失”。按照规定,同一天检测的数据结果应列在同一份报告上。

按照建筑行业规定,施工单位在获得这一报告后,发现检测结果不合格,必须将报告提交业主方——广州地铁公司,监理方——— 中煤邯郸中原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设计方———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施工方将这份报告提供给了业主、监理和设计各方。

钟吉章对本报表示,由于检测点下方有排水通道,一旦混凝土结构坍塌,会造成整个隧道被淹。

地铁公司被蒙骗?

在钟吉章公开反映地铁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数据作假后,地铁公司地铁质量安全部副经理苏振宇表示,他们在对这一联络通道进行验收时,“根本没有这份标示工程不合格的检测报告”。

然而,根据三份检测报告做出的时间和委托方,地铁公司最早委托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最早获悉该子工程未达到设计要求。

在得悉子工程未达标的情况下,为什么地铁公司没有继续组织复检,而是由施工方自行找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钟吉章解释,按照建筑行业规定,由业主单位或施工单位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都是“要看业主单位怎么管理,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是怎么约定的。如果业主单位认可(施工单位自行委托检测机构作检测),也是可以的。”隐瞒报告是事实。

而据当地媒体引述,有业内人士分析,施工方在获悉第一份报告结果后,显然想自行委托另外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媒体引述该业内人士的猜测指出,在两次检测结果依然为未达设计要求后,施工方很可能以为地铁公司已经通过第一份报告知道了同样的结果,所以大意没有将新出的报告结果知会地铁公司。

但该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即使是施工方大意,没有严格执行行业规定,也不能逃避隐瞒报告的责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