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民:强制推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尚有难度
蒲婕
2010-10-22 08:36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蒲婕 1016,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37被困矿工全部遇难。相比之下,智利33名矿工被困69天后全部获救,在营救过程中,井下应急避难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日,针对“10·16”矿难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提出,要加快强制推行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等先进装备,并限期完成。对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表示,“当前我们更棘手的工作,不是勉强在不符合标准的矿山内建立避难所,而是不能开采达不到建立紧急避难所要求的矿山,已经开采的应当坚决关闭。” 

实际上,今年7,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要在3年内强制推行紧急避险系统。 

刘铁民告诉记者,目前强制推行难度很大,但是必须要做。他同时强调,仅仅建立紧急避险系统是不够的,我们当前最大的困难是对矿难的预防不够,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矿难的发生。 

刘铁民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应急准备系统:一、促进系统化的集成科研,建立适用于不同种类矿山、不同类型矿难的应急系统;二、政府确立避难设施建设和监测的国家标准;三、分阶段实施建设应急避难硐室,在风险高,有条件的地方试点执行。 

“政府应当拿出决心,克服阻力,关闭不合标准的小煤矿”,刘说,“这是对政府的考验,对企业的考验,对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考验”。  

除此之外,刘铁民还建议,政府应当通过立法,强制规定煤矿产业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加强应急安全系统的科技投入和技术储备,出台煤矿应急系统的发展规划等措施推动煤矿安全生产。 

10166时左右,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采面在施工防突钻孔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井下当时共有276人作业,事故发生后239人安全撤至地面,37人被困。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