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这一成果主要归功于占到出让土地大头的住宅用地的放量,数据显示,今年上海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已经完成86%,其中的保障性住宅用地已基本完成全年770万平方米的目标。
住宅用地供给占到绝大多数,而保障性住宅用地的比例在住宅用地中更是高达70%。此条件下,上海卖地收入仍然创出新高。商品住宅用地市场的火爆可见一斑。
显而易见的是,地价是构成房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市场规律上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绝大部分房企都有意愿、也有能力使房价明显高于地价,以获得比较可观的项目利润。
上海易居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发现,在房价上涨期,地价往往涨得更快,从而助推房价。而在楼市调整期,地价下跌幅度明显大于房价,但对房价的拉低作用,远小于楼市繁荣时对房价的推高作用。
“如果地价涨势不能抑制,稳定房价又谈何容易?”杨红旭说。
不过,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敞开土地供应,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土地是卖一块少一块,政府当然希望通过逐步放量,以将土地卖个好价钱。”上海一位房地系统资深人士说,不过他也强调,国家对用地指标的控制和现行的招牌挂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土地价格的攀升。
该官员说,大家好像都在反对土地财政,但分税制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没什么不好,关键是钱用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能够解决基本住房需求。”
保障房机制争议
不过,对于上海政府而言,公布钱用到哪里去了,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据本地媒体报道,2009年上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除坐地成本外的收入675.7个亿,一共花出590个亿,但预算草案没有列出上海全市的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明账。
在市场舆论看来,这笔巨额资金,源自土地,就应该用于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
但实际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简单。从上海市财政局编制的《关于上海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的数据来看,上海市级的土地出让金163亿中仅有10.2亿用于安排城镇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其他百余亿资金都被用于城市建设、交通基建等方面。
李战军透露,上海市区级财政的财政支出项目,基本上都没有房地产的列项支出或政策保障房的财政列支,目前政策保障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公积金管理增值部分。
不过,今年上海住宅土地供应中7成用于保障房,似乎在向当地政府彰显对这项工作的决心。根据上海市的计划,2009年-2012年累计向市民提供70万套保障性住房。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在于,集中地对保障性需求供地,“是不是会造成市场上中大套型商品住房由供给不足而形成的价格上扬?从而导致夹心层的刚需无法得到满足,最终使得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机制做大幅度的调整。”李战军说。
1 | 2 |
- 房地产乱象:宽容与严厉 2010-10-25
- 中国或不会退出经济刺激政策 2010-10-22
- 鲁宁:央行加息之一箭三雕 2010-10-22
- 房产税抬高房价 2010-10-22
- 解读“新国五条” 201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