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重拳推行“菜价调控”
陈周锡
2010-11-17 17:2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周锡 今天上午10时,福建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要求全省借鉴福州市政府对市场菜价的调控办法,加大对蔬菜等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监督力度,及时制定灵活有效的临时调控措施,着力强化市场调控,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和正常秩序。

福建省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席会议办公室认为,福建省10月份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7%,特别是鲜菜上涨31.2%。针对当前的物价波动情况,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全省各地纷纷采取了市场调节和行政调控的办法,菜价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从省会城市福州11月15日市场监测看,与调控前的11月9日相比,主要蔬菜供应量增加两成,价格全面回落。其中,油菜、上海青、空心菜、大白菜价格,分别下降了47.85%、34.9%、25.65%和20.66%。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保持稳定,部分品种略有下降,如鸡肉、草鱼、鲢鱼价格分别下降3.04%、7.02%和1.44%。

除增加投放,活跃流通、加强监督调控措施以外,福建省还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重点调控。

在福州市,当地政府对市民偏爱的空心菜、上海青、大白菜、豆芽列为重点调控的蔬菜品种,从10日起对永辉、新华都、蓝天等超市对这4种蔬菜实施销售指导价。具体做法是,由国有企业福州民天集团属下的,占福州市区蔬菜供应量近70%的——福州蔬菜批发市场组织货源,以低于市场价的批发协议价批发给超市,但要求超市必须以不高于协商零售价的对市民销售。若该市场蔬菜进货价高于批发协议价,则由财政给予补贴。

福建省物价局表示,目前该局已着手建设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与补贴挂钩机制的课题调研。

福建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福建省将按照“重责任、控菜价、增投入、建基地、多投放、扩网点、管流通、保安全、补低保、订规划”和“量足、质优、价稳”的总体要求,建立长效机制,搞好副食品市场供应。今后将落实市、县(区)长负责制;省市县三级副食品基地建设;流通设施项目建设;主要副食品储备制度;加强市场监测监管措施;落实“菜篮子”工程政策等六大措施。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