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感病例6成为甲流 深圳一甲流患者死亡
周靓
2011-02-11 14:36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靓 据广州日报报道 广东省卫生厅昨日通报,深圳一名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广东省卫生厅通报,该患者为55岁男性,1月13日发病,1月21日到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月24日实验室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2月9日,患者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广东省流感监测显示,2011年1月1日至2月9日流感活动水平在警戒线下,广东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43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显著低于2010年同期报告的45例重症病例数。在这8例重症病例中,有1例病例死亡、1例病例仍处于危重,另外6例病例病情有所好转。

疾控专家指出,目前广东流感病例六成为甲流,重症病例数显著低于去年同期。

专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广东流感疫情继续在警戒线下小幅上升,流行强度应与近5年季节性流感的平均发病水平持平。流行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较大。

据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介绍,目前广州未发现重症病人。与前两年甲流“青睐”高龄老人、幼儿相比,今年重症患者多为五六十岁,除一人患有癌症外,其他人没有严重基础疾病。

“目前甲流占流感的六成左右,今后所占比例还可能继续上升。”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昨天表示,今年广东报告的流感病毒毒株主要有甲型H1N1、甲三型H3N1和B型流感布里斯班代表株三种,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去年预测将造成流行的三种病毒株。

门诊监测显示,春节前一周,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的比例为3.7%,而春节期间,数据有所增长,逼近5%的全省警戒线。

不过,他指出,流感样病例是指高热38摄氏度以上,有咽痛或者咳嗽症状之一的患者。而细菌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腺病毒感染也可归入流感样病例。何剑峰强调,流感在广东尚未进入流行期,“只是进入上升通道”,而流行高峰往往出现在每年的5月至7月,其中去年和前年高峰出现在6月。

何剑峰指出,从往年经验来看,广东流感暴发事件约有九成发生在学校,其次是工厂和其他工作单位,要加强预防,做好室内通风。春节后随着大量人群返回广东,有些单位可能出现疫情局部暴发。近两年甲流流行情况显示,重症、死亡人群仍以50岁以上老人和10岁以下儿童居多。不过,青壮年发病率高过其他年龄组,重症患者却很少。“尤其是一些照顾老人孩子的青壮年,自己咽痛发热两天就没事了,其实病毒已通过空气和日常接触,传染给老人孩子。”

今年,甲流疫苗不再纳入免费接种疫苗范围,市民需自费接种甲流疫苗。何剑峰指出,甲流病毒至今没有发生关键位点的变异,因此接种过甲流疫苗的市民今年仍可获得保护,但对其他类型流感病毒没有产生免疫力。

今年世卫组织推荐接种的“三合一”疫苗主要针对甲型H1N1、甲三型H3N1和B型流感布里斯班代表株三种。他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等流感易感人群,最好在流感高峰到来前注射疫苗。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