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涨声不断 直逼温州企业生存底线(2)
陈周锡
2011-02-23 07:25
订阅
 1  |  2 

在小柯看来,中西部经济发展吸纳部分农民工、一些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眼高手低”、国家加大惠农政策等都是造成温州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为化解招工难问题,从去年开始,小柯的工厂全部采用 “计件计酬”的方式,这样既减少用工数量又提高工人薪酬水平。同时,在工人生活、生产材料处理等环节,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比如他的企业要求每个工人每月生活用电为10度,超出部分自负。同时,降低工人工作强度,由原来每天生产10.5小时、每月休息一天,调整为每天生产10个小时、每月休息两天。

“‘用工荒’将直接倒逼企业,加快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来消化成本,越晚转变越丧失调整时机。”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千石鞋业制造中心总经理樊曼如说。

早在年初,奥康鞋业管理层预测,让熟练工再提高效率不大现实,那么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更新设备。樊曼如说:“虽然他们只更换了一小部分机器,但劳动效率已提高10%以上,这意味着员工多出了10%的自由时间。”

企业生死路口

小柯说,去年他企业普通员工月收入在1300-1800元,预计今年要提到1600-2000元,总体要上涨20%左右。他周边的一家企业甚至为个别工种开出“年薪4万元”的价码。

来自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该中心同期所有工种的月平均工资1548.09元,今年已上升至1810.24元,平均工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93%。今年印刷行业某工种以12000元拔得头筹,最低工资也从去年的960元涨到了1100元。

尽管如此,大多数求职人员还在观望。

在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一位首次出来打工的广西钦州驾驶员刘先生说,工资偏低是他选择观望的主要原因。他说,大多数温州企业驾驶员月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包住不包吃,比老家都要低。在老家,他给人家开车,每月工资在2400元左右。如果帮他哥哥开卡车,长途运输香蕉、荔枝、芒果等水果,一个月工资至少也有2800元。

更让刘先生难以接受的是,温州驾驶员不但工资低,而且要担任“搬运工”角色,厂方不出任何人力。“那些机器模具,我一个人怎么能搬得动?”刘先生说,如果在温州找不到工资比较高的工作,他会去宁波、上海、深圳等地寻找机会,“再不行,我就回老家死心塌地干活。”

来自湖南、在温州打工已有3年的张先生说,他是学护士专业的,曾在温州一家民营医院干过8个月的护士工作,因为工资低而辞职。这两年他一直在温州企业打工,去年他的月工资1800元,省吃俭用后一年往家里寄了12000元。“去年工资涨了不少,但与生活用品大幅上涨相比,我的净收入比往年还略有下降。”他说。等赚到一点本钱后,他想回家创业或者工作。

小柯说,因忍受不了劳动力等成本上涨压力,一些温州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会陷入停产、减产,甚至会永远逃离制造行业。

“去年我们没赚钱。”小柯说,一双眼镜如今劳动力成本占10%-15%,材料成本占60%-70%,还要扣除内销、损耗等成本10%,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如果碰到大量退货,那亏损在所难免。”小柯认为,劳动力各项成本还会继续增加,产品又因产量过剩难以提价,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很多温州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将扛不下去。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