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官“出轨”(1)
陈勇
2011-04-09 10:18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勇 “多事!”老周对着妻子大吼,老周的妻子正在与一些“北京”来的朋友热情交谈,想从人家嘴里打听出点什么,老周十分反感。

老周50岁了,是西部地区某地方铁路法院的副院长,从去年就开始盛传的铁路司法改革如今已正式启动。

“一些有本事的人都借机调走了。”老周说。

改革

“铁路司法分离的改革意味着铁路系统的转轨,很多铁路职工都感到一片迷茫。”老周说。

老周在地方法院干了20年,从书记员一步步到今天,突然的铁路司法分离改革,让他心里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老周认为,转不转公务员对于长期吃铁路饭的职工来说,除了收入会比原来高以外,其他没有多大区别,相反还会有压力。

老周说:“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方铁路系统的法官和检察官都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大家都是自己啃过来的,一旦转轨了,要付出的代价会很大。”

“除行政成本外,光教育培训成本就不菲,这笔经费到时候可能会出现麻烦。”老周说。

在建国初期“政企不分”、“国家办企业”的大背景下,决策层考虑到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运输具有跨区域性以及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等因素,参考前苏联模式,由铁道部代表国家对本系统实行全面管理,其中包括执法与司法。

老周的单位是基层专门法院,内设政治处、办公室、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执行庭、法警大队、研究室等9个部门。虽然机构不少,但全院上下加起来也就20多人。平日里事不多,比较清闲。有时候,还真是两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最忙的时候是每年的春运和节假日,除了正常一些案件外,还要开展铁路运输方面的知识宣传。

他每个月的工资是2780元,加上其他补助,到手一共3620元。而地方法院同类职务的收入则要远高于这个水平。

每年地方法院院长都要向同级人大汇报工作,但铁路运输法院则是向地方铁路局汇报工作。老周每年都要陪同院长去铁路局汇报工作。

2009年7月8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中编办)发布了《关于铁路公检法管理体制改革和核定政法机关编制的通知》。消息传开后,院里像炸开了窝,一时间人心惶惶。老周身边的一些同事也开始四处活动,并打探消息,争取调往好的单位,甚至在吃饭、开会时都在讨论此事。

但此后一年多时间内,尽管社会舆论关注热切,改革却仿佛总在民众视线之外“偷偷摸摸”地进行。老周单位里沸沸扬扬一时的调动也逐渐平静。

老周说,因为涉及的面太广,真正的阻力在于如何解决铁路法院退休人员的待遇衔接、改革后铁路法院的财物分配等等问题。

此外,铁路高层内部也有分歧,地方上也不愿意增加这个负担,因为一旦归属地方管理,铁路法院所在地的县、市政府财政都要掏钱。以往人员、经费上铁路公检法机构全都由各级铁路局负责,人事也由同级铁路局的组织部门管理。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