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气候变化 中国应避免重复历史错误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安士莲 “到2008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到2020年中国的煤炭使用量将比现在翻一番”,这样的研究结果让中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议论对象。
日前,欧洲议会气候变化临时委员会主席Guido Sacconi率领一支代表团来到北京,希望与中国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伙伴关系。
“欧盟没有必要游说或说服中国来做什么,因为中国自身也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Guido Sacconi在10月7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说,欧盟需要做的就是给中国更多保证以便让中国安心,欧盟并不是想要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而是鼓励世界合作,让中国避免一些历史上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发展模式。
“与欧盟不同,中国认为在《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再加入任何有约束力的条约都是不可接受的”,Sacconi主席说,“但是我不想过份的强调我们之间的分歧,因为目前阶段的国际合作才刚刚开始”。
同时,欧洲议会气候变化临时委员会也对中国的努力表示认可,委员会成员说,中国虽然表面上说不能接受任何有约束力的义务,但是它自己也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致力于节能减排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来自法国的议会成员Anne Laperrouze说,“欧盟和中国采取的道路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一方面我们都需要一个有约束力的节能减排义务,但是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些时间,一步一步得能够接受这种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据我的了解,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还不希望外界把它看作一个发达国家”。
欧盟说,我们希望有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无论这个协议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开始了单方的努力,比如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促进节能、提高能效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Sacconi主席说,“对中欧而言,我们沿着相同的轨道一直走下去,怎么可能走不到一块儿呢?怎么可能达不成协议呢?真正的问题在于,其他的超级大国不愿意参与到我们已经开始的努力中来”。
此外,委员会成员还表示,12月3日- 14日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会议上还将进一步讨论京都议定书的未来发展。
- 气候变化可能影响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产业 | 2008-09-24
- 全球水危机? | 2008-07-21
- 参加气候变化论坛 | 2008-04-13
- 中国将成立国家气候变化中心 | 2008-01-18
- 2008,“黑暗一小时” | 200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