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招聘团设逾千岗位 年薪百万觅才华尔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婷 12月16日,24位上海金融业高管从伦敦、芝加哥、纽约捧回了300多斤简历。此番海外“淘金”声势浩大,共涉及了28家招聘单位,开出岗位逾千个。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际交流会合作处处长黄渭茂介绍,此次“2008年上海市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招聘会”推出银行、基金、证券投资等专业领域170多个职位,另有其他领域高端岗位1000多个,招聘中国留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据了解,资产管理、IT信息、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投资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等相关岗位是此次招聘团各机构招聘的主要目标。
据悉,此次工作团摒弃了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传统宣传方式,行前他们特别在当地《金融时报》等知名媒体打出招聘广告,并安排驻当地办事机构筹备妥当,以便一到现场即可展开实质性工作。
负责筹备工作的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伦敦办事处段婷女士介绍:“前来应聘的人大概有1000多位,当天下午正好有一场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考虑到一部分参加考试的人不能前来应聘,所以第二天上午又再加了半天。”
“揽才”行动自12月6日开始,短短7天内招聘团辗转伦敦、芝加哥、纽约多地马不停蹄地网罗人才。据悉,多数应聘者虽然目前工作无忧,但因看好国内金融业发展前景,而希望能回国投身于这一波发展。
在纽约野村证券工作的刘先生认为,目前美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差,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则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经济形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一定的影响,但国内金融行业还是需要发展的。从整体上说,中国国内的金融行业基础比较薄弱,金融市场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而像金融衍生产品、债券市场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批人才去开发,因此,从长远来说,有很多机会。
据了解,此次上海金融招聘团开出的高层岗位中薪水并不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东方证券、申银万国招聘的总监级岗位年薪均在100万元左右。
从海外招聘专才,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回国后是否会发生“水土不服”、“位置空设”等情况。去年,曾有基金公司海外高薪招来基金经理,为QDII“出海作战”,但实际的结果QDII出海不顺,或QDII根本连“海”都没出,这个高薪岗位简直是空架子。
北大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思危近日也表示:“引进人才就怕‘水土不服’,比如有些人公事公办,不处理人际关系,不了解当下的中国国情等,最后都离开了。”

- · 【传媒视角:互联网已死】 | 2009-08-13
- · 【西书窗:我们信仰美联储】 | 2009-08-07
- · 华尔街没有做坏事 | 2009-08-04
- · “裸卖空”绝迹华尔街 | 2009-07-29
- · 华尔街非典型复活 | 200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