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斐斐 那块漂浮在墨西哥湾上,长130英里、宽70英里的黑色阴影,此刻更像是美国人心头的一块疮疤。
上周末,当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的渔民、旅游业者以及房地产商等来BP(英国石油公司)“顶部压井”的最新方法未能阻止石油继续外泻的消息之后,他们明白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正陷入一场空前的灾难当中。
奥巴马政府似乎也已对BP成功控制局势不再报有太大希望。上周末,白宫负责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的特别助理已经开始透过媒体给大众注射预防针—石油泄漏可能一直会持续到八月份。但如果运气不好,遇上夏季墨西哥湾的飓风,本次泄漏危机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态灾难。
对于BP来说,4月20日,位于海底1500米的那次管道爆炸不仅夺去了11名工人的性命,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石油泄漏,也将将自己拖入了一个无底的赔偿黑洞当中,甚至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
危机发生后,BP的股票价格已经下跌了25%,而每天的花费却高得惊人。光在治理泄漏方面,BP已经花费了9亿3千万美元的费用。 上周日,BP试图用“顶部压井”来控制漏油局势的努力宣告失败。虽然本周还在尝试新的方法,但现在看起来很可能最终还是要以再打两口减压井,灌入泥浆以强行切断漏洞处流动这一最“笨”的方法来结束这场危机。这同时也意味着必须再花费8个星期的时间成本。按照目前花钱的速度来计算,BP光是在堵漏方面,就需要花费30亿美元。
不仅仅如此,美国的一些地方利益代表人士已经开始狮子大张口。他们要求危机发生之时,而不是之后就进行生态抢救。路易斯安那州的民主党参议员Mary Landrieu上周表示要求BP立即贡献出10亿美元来保护沼泽。湿地和河流。这笔钱虽然目前还处于扯皮状态,但生态赔偿与各项企业与个人的民事诉讼无疑将成为灾难之后的一个重要议题。
当然BP将要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联邦政府对其提出的赔偿要求。BP此前的估计认为,每天漏出的油量为5000桶,而据第三方机构最新的预料,这一数字将是BP预料的三倍,达到12000-19000桶。即使是按照最少的12000桶来计算,需要赔偿的费用就达到了每天5160万美元。
按照美国《清洁水法案》条款规定,美国环保署可以向在美国联邦水域内造成石油泄漏肇事的责任方提起罚金诉讼。石油泄漏的基本罚款标准是每桶1100美元。但如果是因为严重疏忽而造成的石油泄漏,联邦法庭最高可以将罚款标准提高到每桶4300美元。
更糟糕的是,根据美国现行法律,原油泄漏事件的经济赔偿上限为7500万美元。本次危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正着手修订法律,计划把赔偿上限大幅提高至100亿美元或者干脆“上不封顶”。
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托马斯·佩雷利在出席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BP如果对国会可能通过的提高赔偿金额上限法案提起上诉,政府有把握胜诉。
关于这次事件的原因还不能最后确定,但是已经有不少说法认为BP在钻井平台的选择与使用监管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偷工减料,可能会面临着刑事诉讼。
据调查,钻井平台租赁商Transocean出租的平台是在马绍尔群岛而非美国注册。国际运输工作联合会声称,石油公司就是借此来逃避税收和检查,降低租赁成本以及劳工成本。根据规定,海岸警卫队检查一个在美国注册的“移动钻井平台”大概需要两至三周的时间,而对于外国的钻井平台,检查的时间只有四至八个小时。
曾于2000-2007年任职美国司法部环境法律专家,密歇根大学教授David Uhlmann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如果政府开始对BP提起刑事诉讼,可能涉及的金额将会是处理漏油费用的2倍以上,最终可达几十亿美元。
对于BP来说,一个更远的问题则是,名誉受损将会对其在美未来业务的发展有何种影响?
据报道,白宫律师已经开始了考虑是否会动用灾难授权令(disaster warrant),禁止BP在未来参与任何联邦合同或从在美国境内从事石油租赁的活动。 BP目前是美国国防部最大的燃料供应商,占到整个供给的12%。根据政府纪录,它每年与五角大楼签有高达22亿美元的合同。BP也是目前授权在墨西哥湾联邦水域进行石油开采的最大一家公司。
BP在这一问题上并非没有先例。其在德克萨斯洲的一家炼油厂在2005年发生爆炸之后被禁止与联邦政府签订任何合同,另外,其在阿拉斯加的一家工厂也因在2006年发生石油泄漏事件于次年获得类似禁令。不过这些都是BP的地区性工厂,如果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果真获得如此判决,对于BP在美业务将是灭顶之灾。
美国环保署已经与BP就此项调查展开了协商,但已于上周暂停。原因是目前对于钻井平台发生爆炸的原因取证调查难度较大,掌握的资料不充分。但是目前美国司法部官员同时也表示,正在考虑所有可能对BP采取的法律行动,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 央企地产退出破冰 民企摘得中石油1.26亿项目 2010-06-08
- 中石油在合肥建大型油库 投资近4亿 2010-06-08
- 资源税中石油账本:若全国征收税赋增166亿 2010-06-04
- 叶檀:资源税改革成本可能会转嫁给公众 2010-06-04
- BP面临被收购威胁 接盘者或为壳牌 201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