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全球市场动荡可能拖累中国

  
作者:宋清华
发布日期:2008-05-09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宋清华  5月9日首届“陆家嘴论坛”正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主题,全球金融界高层云集,以全球金融市场的视野探讨中国金融市场。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开幕式演讲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当前中国金融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水平不高,,防范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论坛上表示,近期美国次按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带来了明显的影响,我们既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合作,又要防止世界经济动荡给中国带来冲击。

王岐山:防范风险是永恒主题

王岐山认为,中国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与现代金融市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粗放的发展方式影响了中国金融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结构不合理、金融企业效率较低、服务和创新薄弱、人才缺乏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经得起考验,还必须推进证券、银行、保险的改革,要从根本改变农村金融的薄弱状况,深化农村金融的更快改革,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基础性建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外汇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

不过王岐山同时强调,在改革发展的同时要切实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防范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尚福林:银行间接融资占比过高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谈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资本市场,有助于我国在全球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抢占先机,发展资本市场还将有助于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分散金融风险和增强经济弹性。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不平衡,总体上来看,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占企业融资的80%以上,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过低,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较弱。这种局面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匹配。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将导致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的内部,使我国金融体系缺乏必要的弹性,不利于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因此,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增强我国金融体系在抵御未来内外部冲击的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美林副董事长:需外资机构帮助

美林集团副董事长威廉·麦克唐纳先生称,减少风险或者说给自己的风险保险的这些做法,这可能是中国现在所急需的,要有这样的措施,而外资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可以给中国予以帮助,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个人财富,能够让他们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他还说,这个问题不能一拖再拖。因为这个问题越严重的话可能解决起来花的时间越长,耽误的时间越多。我们想帮助国内的这些投资者更好地利用更加复杂、更加成熟的工具。我想中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良好的发展,不仅仅对于中国本身是有利的,对于整个区域或者整个世界经济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美国副财长:全球市场动荡可能拖累中国

美国副财长麦考密克敦促中国向国际市场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并担忧全球动荡可能拖累中国银行业、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发展。

麦考密克9日发言称,金融市场发展是确保中国未来维持强劲增长的关键。麦考密克表示出对全球市场动荡可能拖累中国银行业、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发展的担忧。 他说:“若中国放缓金融部门的发展和改革,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麦考密克指出,抵御金融动荡所需工具包括增加资本获得、帮助订价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曲线、避险产品和机构投资者。他敦促中国向外资开放金融服务市场。

瑞银亚太区主席:深度和广度需扩大 

瑞士银行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谭信乐表示,中国面临的下一个挑战就是扩大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其措施包括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

谭信乐称,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比较窄,三分之二金融资产都集中在银行领域,缺少分散风险的机构。中国下一个挑战就是要扩大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措施是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让就够能够对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价,另外还可
以在银行体系中引入更多的竞争。

他还指出,在价值发现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债券市场,“要有更深层次的国库券、债券市场,这样能够帮助中国创造一种更加长期的、更加有代表性的收益曲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