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付婷婷 世界银行6月18日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季报》,《季报》认为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但经济增速今年会适度放缓。
此次《季报》主要分析了中国总体经济增长趋势,世行对中国全年GDP的预测仍为9.5%,但对2011年的预测则略微下调至8.5%。《季报》还涉及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社保和劳保制度改革以及对中国2020年增长趋势的情景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世行高级学家高路易表示,回顾过去6到9个月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房地产行业的强劲投资以及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情况良好,使得居民消费保持稳健;出口在经历低谷之后有所回升、并且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增加了。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再向09年那样依赖刺激性财政政策。
但是由于中国总体宏观经济立场逐步正常化,以及最近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和欧洲严峻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总体趋势二季度已有所放缓,预计今年剩下的时间内增长减缓状况将更为严重。
具体到房地产市场,高路易表示,中国房地产价格在2009年下半年以及2010年初有大幅度上升,导致中央政府在4月初不得不出台控制措施。“房地产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路易说。
此次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流动、银行业以及贸易这3个方面,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就是贸易部分,受此影响中国经济或许将继续有所降温。
在通货膨胀方面,世行认为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目前通胀率的上涨是由原材料、能源以及食品价格的上升造成的。但是中国目前制成品价格上涨不明显,即核心通胀依然保持平稳,所以总体上通胀水平温和,不会失控。
利率方面,世行认为中国的利率仍处于较低位,与中国目前将近10%的经济增长水平不相符合。高路易表示每个国家的利率调整频率各不相同,比如德国就比美国的调整频率要低,高路易个人猜测中国决策者对利率调整的理念应该更接近于德国而不是美国。
针对劳动力市场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状态,高路易认为“民工荒”只是周期性问题。研究显示,过去10年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是持续上升的,2009年未上涨是因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上涨了20%应视作补偿性上涨,并非像外界猜测那样是由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量减少以致供需不平衡造成的。
当其他国家发展到中国目前的阶段时,在劳动力方面都不存在短缺问题,而且目前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存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所以高路易认为中国期内不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难以相信中国的劳动力将消失了,”高路易说。
- 赵晓:从楼市调控到全面改革 2010-06-16
- 中国先行指数4月依然强劲 2010-06-15
- 世行: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2010-06-11
- 他们看空中国的逻辑 2010-06-08
- 非常态“城市化”不能持续沸腾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