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物价将平稳回升 通胀预期加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韦承武 邓美玲 任洁 尽管CPI、PPI指数短期内仍继续保持负值,但分析师们普遍认为随着物价水平的平稳回升,中国经济不久将成功走出通缩阴影,通胀预期不断加强。
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的10家机构预测6月的CPI、PPI均为负值,10家机构CPI预测数值的中值为-1.3%,平均值为-1.34%;PPI中值为-7.5%,平均值为-7.33%。此前,5月的CPI同比降1.4% PPI同比降7.2%。
翘尾因素成为了分析师们认为物价仍持续为负值的主要原因,由于去年同期的物价水平较高,这将拉低物价指数继续回落。
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6月份食品价格继续小幅回落,同时翘尾因素将拉低物价1.3个百分点,仍然是主导6月份CPI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根据农业部及商务部监测的数据测算,6月份CPI为-1.3%左右,将自2009年2月份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出现负增长,但降幅较5月份略有收窄。
尽管如此,从逐月环比来看,物价实际上是平稳回升的趋势,因此通货紧缩不再是分析师们忧虑的焦点。
唐建伟分析指出,下半年翘尾因素将逐步减弱,经济回暖将推升物价,粮食价格环比已经连续五个月上涨,居住类价格随着房地产回暖也将逐渐上行,成品油价格上调将传导至CPI等因素都可能推动CPI在下半年逐步回升;同时,近期全球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扬、加上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流动性的充裕等输入性因素都使物价回升的动力在逐渐增强,从而强化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剔除季节因素,物价环比趋势平稳。CPI、PPI走势表明中国经济成功走出通缩阴影。春节期间CPI出现03年以来首次同比负值,但当时环比已经平稳,过了环比趋势负值高峰阶段,当时PPI环比也比08年11月的-3.4%大幅回升。当时从环比来看,中国已率先呈现走出通缩迹象,并预期8月前后CPI能变为正值;到年底国内PPI和CPI同比都将出现正增长。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未来物价还会继续回升。从国内看,主要受货币供给宽松和生产恢复增长的影响。从国际上看,大宗原材料价格有可能继续小幅上涨。
尽管通胀预期开始出现,但一些分析师的观点仍比较谨慎。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PPI 虽同比微升,但仍无法展示出稳定上行的动力;翘尾虽然较上月收窄,但食品价格的继续下跌令CPI 同比跌幅再度扩大。短期来看,经济从底部的快速反弹,并不能立即就达到求大于供并足以达到诱发通胀的程度。但持续高速的货币增速,仍将令经验主义至上的市场对未来通胀前景感到担忧。
唐建伟预计,三季度国内CPI降幅将趋于收窄,在四季度将摘掉“负增长”的帽子,但年内出现物价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分析师详细预测数据(排名不分先后):

- · 易宪容:别让通胀预期变成现实 | 2009-11-24
- · 余斌:CPI11月份转正 PPI年底前后转正 | 2009-11-12
- ·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October: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Strengthen | 2009-11-11
- · CPI同比降0.5%、PPI降5.8% | 2009-11-11
- · 渣打银行:目前没有通胀威胁 货币政策不会调整 | 2009-11-11